傅鹰

胶体化学家、表面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1902 年 1 月 19 日生于北京,

1979 年 9 月 7 日卒于北京。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父亲曾做过北洋政府驻俄外交官。幼时喜欢足球、篮球和游泳。1916 年入北京汇文学校读书,1919 年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22 年赴美国就读于密执安大学化学系,3 年后入该校研究院,在美国著名胶体化学家巴特尔(F.E.Bartell)教授指导下,于 1928年获博士学位。并在该校结识了张锦女士(当时张锦也在该校留学)。

傅鹰在研究院毕业后,美国一家化学公司曾派人想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他到该公司工作,并希望他长期留在美国。年轻的傅鹰找到张锦商量,张锦说: “我们花了国家很多的钱到国外留学,不是件容易事。现在若留在国外,为外国人做事,对不起中国人!”张锦还填了一首词赠给傅鹰,其中有这样一句“待归来整理旧山河,同努力!”傅鹰很同意她的意见,决心将自己的知识献给祖国。

1929 年秋天,傅鹰应沈阳东北大学的聘请,离美回国。当时东北大学的名誉校长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爱国将领的张学良将军。1930 年他被聘请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1932 年转到青岛大学任教,1934 年起傅鹰到重庆大学任教达 5 年之久。1934 年张锦回国,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35 年与傅鹰结婚,同年转到重庆大学任教。当时在重庆的生活远比北京、上海艰苦。傅鹰夫妇身穿“爱国布”(一种灰黑色粗布)长衫,居住在一间只有 10 余平方米的小屋里,小屋内放着从教室里搬来的小课桌,夫妇俩人各据一方,居室简陋,但丝毫不影响俩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中。

后来,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到重庆,邀傅鹰夫妇去厦门大学任教。1939 年傅鹰来到抗战时设在长汀的厦门大学,1940 年张锦也到厦门大学。1941 年傅鹰任厦门大学教务长和理学院院长。萨本栋钦佩傅鹰的学识渊博和正直为人,当时正值萨本栋有病,便多次推荐傅鹰接任厦门大学校长职务。但国民党当局却诱迫他参加国民党。傅鹰坚定地说:“如果当校长一定要加入国民党,那我宁可不当校长。”这么一来,傅鹰无法在厦门大学立足,只好折回重庆大学。

1944 年傅鹰到重庆动力油料厂当实验室主任,到该处也无法开展研究工作。于是他和张锦分别给他们的导师写信探听有无去美国工作机会。不久, 巴特尔教授热情来信,欢迎傅鹰夫妇去美国。张锦经她的导师罗杰·亚当斯的帮助应聘到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教。1944 年底,傅鹰夫妇变卖了衣物,寄养了 9 岁的儿子,乘飞机经印度赴美国。

傅鹰再度来到密执安大学,此时他在学术上已远比求学时代成熟,接连发表了许多篇重要论文,引起国际化学界的重视,立即成了美国化学界的知名人士。与此同时,张锦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并于 1947 年转到密执安大学

任教。她的侄儿张存浩也考入了密执安大学。按理说,他们那时已经是功成名就,家庭幸福美满了。可是他们始终在怀念着苦难的祖国。

1949 年 10 月,傅鹰回国的念头更加强烈了。但此时巴特尔却透露了想让他担任研究所所长的想法。傅鹰与张锦商量后,毅然决定回国。几经艰难, 终于在 1950 年 10 月回到了祖国。

傅鹰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任教授,1962 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4 年他在北京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并任室主任。1955 年傅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学生中有不少在国内外已卓有成就。

傅鹰献身于胶体化学研究事业是从 20 年代开始的。他的研究论文多数是以巴特尔和他共同署名发表的。

傅鹰于 1929 年发表的博士论文,曾对著名的特劳贝(Traube)规则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特劳贝认为,吸附量随溶质(同系物)的碳链增加而增加。而傅鹰却用硅胶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吸附量随溶质的碳链增加而减少。傅鹰的论文引起美国化学界的注意。1951 年美国化学家凯雪台(Cassid)著的《吸附和色谱》一书,引述了傅鹰这一成果,并指出这一理论具有普遍意义。

傅鹰在进行液体对固体湿润热的研究中,指出湿润热是总表面能变化的度量,不是自由表面能变化的度量。度量自由表面能变化的应是粘附力,不能完全依靠湿润热的大小来判断液体对固体的吸附程度,并于 1929 年首创了利用湿润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热化学方法。

1944—1950 年,傅鹰第二次赴美期间主要从事吸附作用的研究,并协助巴特尔指导博士研究生。他发现了溶液中多分子层吸附现象,将著名的 BET 多层吸附公式,由气相中的吸附合理地推广到应用于溶液中的吸附,并提出了计算活度系数的方法。

傅鹰在国内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也取得了成果。

傅鹰和吴宪合作,研究鸡蛋清蛋白液的表面张力,在 1930 年共同发表论文,指出等电点时表面张力最低。这是蛋白质界面化学方面最早的论文之一。

40 年代初,傅鹰指导叶一帆进行桐油聚合方面的研究。指出桐油聚合并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需要氧气。他们用实验证明,桐油在氢气或二氧化碳中的聚合速度与在空气中一样。另外,傅鹰还是最早把液相色谱介绍到中国的科学家之一。

在厦门大学工作期间,傅鹰指导蔡启瑞进行萃取分析法研究,并从理论上指出这种方法的限制。

傅鹰知识渊博,熟知科学史,他有句名言:“科学给人以知识,科学史给人以智慧”。他的教学别具一格,饶有兴趣,他的讲课,不仅使学生懂得知识,而且懂得了知识的由来,深受学生欢迎。他著有《大学普通化学》和

《化学热力学导论》等书。

傅鹰在临终前留下遗嘱:“把我的 1700 多本藏书,全部搬到胶体化学教研室去,送给国家!”

傅鹰多年的挚友黄子卿教授填了痛悼傅鹰的词,把傅鹰比作平子——东汉时的大科学家张衡:

元龙豪气无双士, 入海探骊,

物胶声传大地。 平子文章第一流, 登坛挥尘,

桃李满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