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化学

中国物理化学的发展历史,以 1949 年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在三四十年代,一批学者留学欧美,他们有的在国外工作,有的回到

国内,以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及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为中心,在很薄弱的物质基础上,组织和从事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他们不仅在那些传统领域,如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和胶体化学,也在一些新领域,如分子光谱、X 射线晶体学、量子化学等方面,做出了成绩,发表了大约 300 篇论文。1944

年出版的《中国化学会 10 周年纪念刊》,以“中国物理化学研究”等为题的一组文章,对这一阶段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的总结。

1949 年 10 月以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物理化学的研究。在大量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增设各种专门性的研究机构。除中国科学院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设立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室外,还成立了以催化动力学为主的大连和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结构化学研究为主的福州物质结构研究所。与此同时,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夏门大学,也增设了结构化学和催化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室。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到 60 年代初,中国已形成了一支以优秀老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初具规模的专业队伍,并在物理化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既有直接为祖国建设服务的项目,又有本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项目。某些项目,如胰岛素的晶体结构测定,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物理化学也不例外。十年动乱期间,高等学校的物理化学教学被取消,研究单位的队伍被拆散,实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几乎全部研究项目被迫中断。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工作,取得了成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全国多个单位参加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项目,在短时间内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76 年后,物理化学的研究重新受到重视,研究工作得以迅速恢复和扩

大。至今已召开全国性物理化学方面学术会议 10 余次,加强了学术交流, 有计划地促进了物理化学研究。参加的人数不断增多,提交论文的质量逐步提高,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又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物理化学分支繁多,下面分部分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