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鼎

化学工程学家。1919 年 10 月 18 日生。四川重庆人。1941 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化工系,同年留校任教。1944 年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研究流态化技术,获硕士学位。

汪家鼎 1946 年回国,历任重庆大学和南开大学副教授,1951 年晋升为教授。1952 年院系调整后,调到天津大学化工系任系副主任。1957 年调到清华大学任教,并筹建核化学工程有关的专业,历任工程物理系和工程化学系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

1957—1966 年,汪家鼎专门从事核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领导并参与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组织领导了后处理工艺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内容包括铀、钚和若干重要裂变产物左磷酸三丁酯—— 硝酸溶液体系中的萃取化学与工艺条件;溶剂的选择、预处理、净化方法和萃取流程中的辐射化学机理和辐射稳定性;以及脉冲萃取柱和澄清槽的试验、设计和应用。其研究成果对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由沉淀法改为萃取法的选择起了重要促进作用。组织并领导清华大学工程系师生与有关研究院所和核工业部合作,为自力更生发展中国核化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汪家鼎曾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和《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副主编。1981 年汪家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