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以来的 100 多年,社会主义从思想学说成为

社会制度以来的 70 多年,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 40 多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确立并取得初步成功的最近十几年,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的和国际的,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归结起来,社会主义要胜利成功,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确立党的正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

列宁说:“我们不否认一般的原则,但是我们要求对具体运用这些一般原则的条件进行特别的分析。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在举了普列汉诺夫说的一条原则后指出:“他说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是千篇一律地不论对 1870 年的俄国,或者任何时候的俄国,以及非洲、美国、中国、印度都笼统运用这一原则,那就十分可笑了。这样的原则什么问题也没有说明,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⑩列宁说得太好了!真是透彻!对于当代中国,不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吗?

毛泽东针对我们党内曾经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最先觉悟反对本本主义,教育和领导全党,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寻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形式和方法,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接着,依据新民主主义

革命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寻找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形式和方法,使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最早提倡和实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全党树立了相结合的自觉意识,在相结合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在这个头等重要的问题上,邓小平和列宁、毛泽东完全一致。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11)他着重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他说,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独立自主才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13)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对此作出了高度的概括,他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14)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历来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能否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是一个根本性问题,直接决定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前进与倒退、顺利与挫折。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改造中国的过程中认识中国,在认识中国的过程中改造中国。这里的关键是相结合。相结合就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结合得好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善于总结新鲜经验,进行科学的理论概括, 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5) 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也莫不如此。绝不能要求马克思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他去世以后 50 年、100 年所出现的事情,不能要求他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当代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时候没有的,有好多条件,也是毛泽东在世时没有的。现在具备了新条件,我们的认识也应该有新的发展。

当代的条件是什么呢?从国际来说,主要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国内来说,主要是: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最重要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上的重大问题,是自《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以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尤其是东欧演变、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瞩目的当代课题。回答这个问题,解决这个课题,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上。对于这个当代课题,邓小平并不是单纯从书本里寻求答案,也不是从外国照搬模式,而是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从中国的条件亦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从基本特征看,这一理论具有实践性、时代性、继承性、创新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从理论内容看,这一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回答了时代的新主题、共运史的新问题和实践的新课题。

从理论体系看,这一理论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的奠定基础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的形成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的确立体系阶段,具备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

从理论风格看,这一理论充满了求实和创新精神,这正是理论探索和理论建设最可宝贵的精神。这一理论朴实、简明、深刻,这正是真理本身所特有的风格。

一部《论语》,集中体现了儒家学说,影响深远。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当代《论语》。当然,任何比喻都不是精确的。精确地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代的“中国魂”、“民族魂”。

实践在发展,理论应当也必然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是不会穷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间还不长,正如党的十四大指出的,这一理论“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 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及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党的七大提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口号;现在我们应当提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这是对毛泽东最好的纪念,这是对毛泽东开创的事业和毛泽东思想最好的继承和发展。

(1993 年 8 月完稿,11 月修订)

(作者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