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借鉴苏联经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在中国究竟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 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毛泽东坚持了他一贯倡导走自己的路这一思想,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同时,开创本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就当时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两种工业化类型供参考:一是欧美式(即传统型)。无论是工业化最早的英国还是后起的美国和日本,都无例外的从轻工业开始,经过一段时间,重工业才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代替了轻工业的主导地位;二是苏联式

(即追赶型)。它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依靠集中体制具有的高资金和资源动员能力,实行高积累、高投资,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实现工业化。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基本上是采取了追赶型的战略。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学习苏联的经验,沿用苏联的一些做法,是必要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其理由:从国内环境看,重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为它集中了一切科学技术成就, 同时又是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部门。而我国重工业情况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④可见,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使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获得改造和发展的技术装备,从而为独立自主的工业基础创造条件。从国际环境看,我们的工业化环境和苏联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环境差不多。新中国建立后,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和侵略威胁。因此,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就注意了发展重工业。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 1953 年开始的。“一五”期间,总的看,执行情况是好的,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我们当时缺乏经验,曾一度出现盲目照搬的不良倾向,因此,也暴露一些苏联那样的弊病。毛泽东对此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是: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更忽视农业;片面强调增加积累,忽视群众消费和群众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忽视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等等。毛泽东正是在审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中的问题和对苏联传统模式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中,才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做法。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发展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辩证关系,同时提出了发展重工业的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他认为,从长远观点来看, “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⑤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做了明确阐述, 他指出:“这里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⑥1959 年,毛泽东再次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思想。此后,毛泽东进一步将农、轻、重关系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毛泽东这一系列论述,从指导思想上正确地解决了我国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之间的本质内在联系。这些正确的结论,尽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认真贯彻,但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却是一个重大突破,对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不同模式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