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

毛泽东、刘少奇都很重视研究国情,努力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中国的国情,主要是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例大,经济基础落后,发展不平衡。毛泽东、刘少奇都富有长期社会实践的经历和经验,因而对国情特点的观察十分透彻。毛泽东对旧中国的落后面貌有一个简明的概括:“一穷二白”,即经济上穷,文化上白。刘少奇也一再指出中国“是一个小生产占极大优势的国家,还是一个农业国”①, “是一个产业落后,发展又不平衡的大国。”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毛泽东、刘少奇都强调经济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从毛泽东、刘少奇的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经济建设从国情出发, 具有两重含义。

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毛泽东还多次预测过中国建成发达国家的时间。1954 年他提出 15 年左右打基础,50 年左右实现,后来又提出要 100 多年。

二是要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不能照搬外国。从 50 年代中期起,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效法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深感经济建设从本国国情出发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必须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这一认识付诸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果的标志,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过的一句话,可以看作当时中央核心领导层的共识,“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③在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的问题上,我们国家也有教训。例如“大跃进”时期,就犯了基本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错误。这是严重脱离国情的。毛病出在哪里?难道忘掉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了吗?不是的。正因为看到中国经济落后,就想早点甩掉贫穷帽子,赶上发达国家,于是提出所谓“超英赶美”等口号,忽视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这是对国情认识上的一种片面性。对此,毛泽东、刘少奇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