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精辟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主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一思想 理论对于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招展了 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民主的方法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推进社会 主义事业的道路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体系和矛盾运行辩证法的揭示,侧重点无疑是放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即便在他晚年把阶级斗争看得过于严重,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时候,在理论上他仍然坚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除少量敌我矛盾外,长期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这是由于:(1)生产力落后,社会生产不能很快发达起来,这就将在客观上长期存在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有些人会因为“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闹事⑤, 这就产生矛盾。生产力落后,是人民内部矛盾长期大量存在的经济根源。(2) 剥削阶级影响的长期存在,是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政治思想根源。剥削阶级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影响,二是国际资产阶级的影响。(3)认识上的差异是长期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论根源。一方面,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也将表现为人同人之间的矛盾,即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同比较不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之间的矛盾,因此也是人民内部矛盾。”⑥另一方面,人们对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认识上有不同的看法,这也会产生矛盾。(4)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是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体制和作风方面的原因。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讲到社会主义国家在具体体制和制度上存在着弊端,但是他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时,指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以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机关中的某些官僚主义,实质上包含着官僚主义的体制和官僚主义的作风。毛泽东历来认为官僚主义是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相容的。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分析个别地方发生群众闹事的原因时,深刻指出:一些人闹事,直接原因是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发生闹事的更重要

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并且这种官僚主义的错误,责任主要在上级机关。这种分析,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长期存在的要害原因。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的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确立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第一,人民内部矛盾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处于突出地位,这种情况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正确解决,必须深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要求。正是从人民内部矛盾这种“主题”地位出发,我们党经过历史的反复,最终确立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主要矛盾,既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体现,又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途径。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当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搞“阶级斗争为纲”,也正是根本违背人民内部矛盾的“主题”地位和发展要求的结果。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这种辩证关系表明,抓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也就抓住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人民内部矛盾长期普遍存在的最深刻根源是生产力水平低。因此,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生产关系以至上层建筑的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题”地位,决定了围绕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题”作用。第三,人民内部矛盾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多层次性、多种类型。不管是哪一个方面、哪一种类型的矛盾,实质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决定于正确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只有通过经济、政治的全面改革,全面调整人们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各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第四,毛泽东反复强调,人民内部矛盾必须通过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即使在已经全面开展“反右派”斗争的时候,毛泽东还指出:“总题目是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和正确地处理敌我矛盾。方法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⑦“什么叫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归根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⑧毛泽东的这一正确思想,对于顺利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人民内部利益关系调整的社会主义改革,其目的是正确解决人民内部在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上的矛盾,为人民群众谋取更长远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改革只有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群众,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顺利推进,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发展根本动力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系列战略要点,深刻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中蕴含着的改革思想。主要表现在:(1)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某些具体体制和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制度上的集中表现。制度问题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清除具体体制和制度中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弊端,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逐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使社会主义事业在人民利益不断趋于一致的基础上不断前

进。(2)强调要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矛盾。一方面,必须彻底破除平均主义的体制和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和倡导共同富裕原则,引导人们正确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的利益矛盾,防止和克服分配不均、两极分化现象,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邓小平这种辩证的改革利益观,深刻体现了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3)强调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又要高度重视改革中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力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人民内部利益关系调整在政治上的集中表现。因此,政治改革中发生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以民主的方法来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矛盾,使改革在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顺利进行,政治改革与政治稳定的对立统一,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4)强调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作为人民内部利益关系调整的改革开放(对外开放也是一种改革, 在很大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要确保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根本利益集中体现的四项基本原则。它们又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5)强调必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的对立统一,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结构和发展总趋势上的内在要求,也是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顺利进行的总原则。与经济、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建设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的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以上五个方面,既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主题的思想,又作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创造性发展。这种坚持和发展,根本基础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出发,以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为目的。这是新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观的最鲜明特色,也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必将取得完全胜利的最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