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民在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

全国解放以后,在“一穷二白”的具体国情下,如何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和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毛泽东说:我也不懂工业,我对工业也是一窍不通,可是我不相信工业就是高不可攀。我和几个管工业的谈过,开始不懂, 学过几年,也就懂了。有什么了不起!我看,大概只要十几年功夫,我们的国家就可以变为工业国。中国的工业化,就是在这种探索中不断恢复和发展。到 1956 年全国工业产值达到 642 亿元,比 1949 年 140 亿元增长 3.5 倍。但按人均占有来说,仅 120 元,在社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仅占 39.2%,在劳动就业中从事农业的占 89%,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 51.3%,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961 年毛泽东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的读书笔记中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大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70%,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我们很快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还不宣布实现了工业化,因为我们还有五亿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工业产值占 70%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不仅不能确切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而且可能由此产生松劲情绪。长时期内,我们这个国家应该叫做工农业国”。

我国在 1957 年以前的国家工业化中,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发展国有工

业,而国有工业的发展,又集中于中央工业的发展,根据 1952 年和 1957 年的统计,在整个工业产值中,国有工业从占 41.5%提高到 53.8%,公私合营企业由占 4%增加到占 26.3%,这种公私合营随后都变为国有企业,两项合计由占 45.5%提高到 80.2%;集体工业由占 3.3%提高到占 19.1%,这种工业主要是城市二轻,后基本变为第二国有企业;这就是说 99.2%是国有工

业。私营工业由占 30.6%下降到只占 0.1%,个体工业由占 20.6%下降到仅占 0.7%。在这一工业化中,毛泽东把农民放在工业化的一个从属地位,而不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把他们当做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力量对待。(1) 他把农民当作工业劳动力的来源。毛泽东说:“农民一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2)他把农民当作工业化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毛泽东 1956 年说: “如果现在要求完全消灭剪刀差价,做到等价交换,国家积累就会受影响。但是剪刀差价太大,使得农民无利可图,那也是错误的。总之,在不影响国家积累的情况下,逐步地缩小工农业品的剪刀差价”。(3)他把农民当作工业品市场和原料供应者。毛泽东说:“农民一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大量的工业品”④。但对农村的剩余劳力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毛泽东仍认为要靠农村自己解决。他说:“农村多余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劳动力向哪里找出路呢?主要地还是在农村”。“农民生活的改善,要靠自己生产,国家不能给他们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