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把基本矛盾运动看作社 会主义改革的内在依据。但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侧重点是什么?社会 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毛泽东在这两 大问题上未能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观点,从而导致改革过程中的若干负 效应。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这两个关系社会主义改革总方向的大问题

毛泽东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结构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最高层次的矛盾。基本矛盾的状况,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性质;基本矛盾的解决,形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科学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首创性。因为虽然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样一对基本矛盾,恩格斯、列宁也都肯定和运用了“基本矛盾”的概念,但是他们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都没有可能去研究和概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斯大林则“在一个很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才吞吞吐吐地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 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②毛泽东创造性的理论贡献还在于,他不仅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而且深刻指出:这种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状况。所谓不同的性质,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代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各方面,并不存在着势不对立的两大对抗阶级,也不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所谓不同的状况, 是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总体上说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是容许并促进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则是保护作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也存在着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但这种矛盾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相适应的前提下产生的,因而矛盾的发生和解决,不仅不会构成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危害,而且直接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只能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方式是改革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显然,毛泽东实际上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看作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依据。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肯定和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思想。他明确地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社会主义改革

的内在依据,把通过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正确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运力。当然,在对毛泽东基本矛盾思想的继承中,邓小平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了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对如何解决基本矛盾作出了许多创造性分析,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这种创造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大问题上:

第一,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主要的、决定的因素;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抓住生产力这个中心;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促进基本矛盾转化的中心环节。

关于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毛泽东曾作过明确论述。例如,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此,他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目的,就是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提高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1958 年,毛泽东曾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上去。1958 年底,他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中讲到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时, 说斯大林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必须确实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的不断增长, 而生产资料的增长要占优先地位;二是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用产品交换代替商品流通;三是发展社会文化,保证社会一切成员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毛泽东认为斯大林提出的这三个先决条件是对的, 主要是第一条;这几条的基本点,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1962 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后中又提出:在我国要用 100 年的时间来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上述一系列论述说明,毛泽东在一段时间里是非常重视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可惜这一正确思想未能坚持到底。从总体上看,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把侧重点放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对生产力则严重注意不够,乃至导致完全脱离生产力现实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大过渡和上层建筑大革命,使社会改革走入歧途。

总结毛泽东的经验教训,从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这样一个基本国情的出发,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始终把生产力作为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因素和中心环节。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观的鲜明特色。这种改革观包括:(1)生产关系改革必须密切适应生产力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从生产力比较落后这一基本点出发,建立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经济结构,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变革的总原则、总方向。(2)生产关系改革必须始终把生产力的主体——广大劳动者放在首要地位。通过各种有利的手段和途径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生产关系改革的根本出发点。(3)生产关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制定改革政策、判断改革是非的根本标准。(4) 生产力不仅是生产关系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根本目的。而且也是上层建筑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根本目的。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归根到底是为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进

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领导和保证。这就决定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又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一个中心”,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邓小平对我国现阶段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即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分析,既纠正了毛泽东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又发展了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基本思想,赋予社会主义改革以更加实践性意义。

1956 年 9 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就是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确立了社会主要矛盾。尽管“八大”的表述还不甚确切,但它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也体现了当时毛泽东的思想。但是不久,由于国际上的波匈事件,由于国内发生一些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情况,特别是少数右派分子向党和向社会主义进攻,促使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上开始转向,进而否定“八大”的正确判断。这种理论转向,首先表现在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大修改中。这篇讲话公开发表前,反右斗争已经开始。由于当时对右派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在讲话稿的整理过程中加进了强调阶级斗争很激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些同原讲话稿精神不协调的论述。随后不久,1957 年 7 月,毛泽东又写了《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这篇作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必要补充”(毛泽东语) 的文章,进一步萌生了阶级斗争是国内主要矛盾的思想。到 1957 年 10 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直接否定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他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大’的决议没有提这个问题。‘八大’决议上有那么一段,讲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是不对的。”③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是国内主要矛盾的思想,在 1958 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1962 年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得到了逐步升级,终于形成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主要矛盾的错误理论。

关于主要矛盾的理论错误,直接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处理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把生产关系的改革变成对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的全盘否定,把上层建筑的改革变成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专政。这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观中的最重大失误。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重新作出了科学分析。他在 1979 年 3 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④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对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而且提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思想对于后来逐步形成围绕“一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奠基意义。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郑重

的科学概括:“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一科学论断,为以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肯定,并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判断的直接现实意义,就是赋予改革的实践性内涵,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主要矛盾决定,无论是生产关系的改革, 还是上层建筑的改革,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和民主、文明。这既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又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只有坚持这样的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获得生机与活力,获得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