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开拓性、突破性、创造性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角度来考虑的,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孕育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无限动力;没有从特殊的角度为东方“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来考虑过发展的动力问题。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一次体制改革,其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但列宁早逝,改革没有完成,更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斯大林基本上是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认识是清楚的。但是,由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是以抽象的社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产关系的纯一性为其本质特征的,同时又由于急躁冒进思想作怪,片面地追求脱离生产力水平的社会制度的“完善”性和所有制又大又公的纯一性,这样就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距离和矛盾越来越大;而在经济建设上失误时,又归咎于阶级敌人的破坏,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信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信条,实行“抓革命,促生产”的错误方针。所以毛泽东最后还是滑向了阶级斗争动力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的观点基本上和毛泽东是一致的,但他认为解决矛盾的着眼点要放在如何发展生产力上,因而他首先确立了生产力标准,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并以此为导向,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力之间还存在一种僵化的体制, 正是这种僵化的体制极大地束缚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于是作出了改革的决策,用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然而这种完善并不是抽象的完善,而是以体制为“中介”,通过对僵化的体制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更适应现实的生产力,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邓小平 1992 年在南巡重要谈话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自从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邓小平第一个提出了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理论,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和发展。
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个思想,开拓性、突破性、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