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进行拨乱反正上考察

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极其严重,我们党面临着十分繁重的拨乱反正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有相当部分内容是全党进行拨乱反正的生动记录。

首先,最紧要的是进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当时,亟须以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扫除迷雾,指明方向。事实证明,当时的党中央领导人难以承担这样沉重的历史任务,在恢复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与继续搞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之

间,选择了后者,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两个凡是”不是一种偶然的理论失误,而是一条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过去那条给中国带来动荡和灾难的错误思想路线的继续。它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正确关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变成僵化的教条,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错误混为一谈,使党的指导思想偏离科学轨道。很显然,如果“两个凡是”的方针得以推行,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得不到清算和克服,人民要求安定团结、改善生活、建设国家的愿望势必落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反对“两个凡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割裂和歪曲,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观点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⑥并强调“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⑦以纲领性的语言,为当时的人们从狂热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从一切靠本本来评判是非的状况中解放出来奠定了思想基础。特别是 1978 年上半年由邓小平倡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进一步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了思想条件。

其次,进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解决了我们长期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问题。本来,早在 1956 年党的八大上,就提出过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比,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不幸的是,这个曾被毛泽东当时认同的正确决定,被后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所代替,主张发展生产的人,被作为搞“修正主义”。粉碎“四人帮”之后,在“两个凡是”的思想影响下,人民依然不敢触动这个错误的口号,1978 年春召开的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还强调“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说明我们党在国内工作重点这个根本问题上还没有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首先触动了这个要害问题。在 1978 年 9 月第一次提出全党工作的重点要准备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⑧由此得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不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结论。中央政治局常委赞同这个结论,并以中央集体的意见,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和通过。从此,“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被停止使用,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再次,为了保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重申我们党和毛泽东历来提倡的“有错必纠”原则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强调指出,凡是过去搞错了的东西,统统都应该改正,要尽快实事求是地解决, 干脆利落地解决,不能拖泥带水。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了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各项政策。邓小平还亲自领导教育、科技和文艺战线的拨乱反正工作,提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还提出要实事求是地评价知识分子,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要造就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等,恢复和发展了党关于教育、科技、文艺和知识分子的正确的理论和政策。

从上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反映的邓小平引导全党进行的这场拨乱反正,所拨的是违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理论、路线、思想、方针、政策之乱, 所反的是回归毛泽东思想科学轨道之正,都清楚地显示出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