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在对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过程中,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这里有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重大问题必须搞清楚,这就是:究竟应该怎样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呢?

从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看。毛泽东与邓小平是中华民族现代历史上璀灿群星中的两颗巨星。毛泽东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邓小平是毛泽东的战友、助手、学生和继承者,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又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继承毛泽东的事业,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邓小平说得很清楚,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他强调,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丢掉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大部分的历史。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成为关系全局非常重大而又复杂敏感的问题,邓小平高瞻远瞩,以自己的特殊经历出来说话,在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他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这种胸怀和勇气,体现了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立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非凡的历史远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两次革命的关系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源泉都是实践,毛泽东思想的源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的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实践。新的革命即第二次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即第一次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第一次革命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源泉是一脉相承的。

从哲学基础和思想路线看。毛泽东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并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也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这是毛泽东的功绩。邓小平把解

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提了出来,归结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邓小平的新的贡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都建立在同一哲学基础和思想基础之上。

从解决中国问题的总思路看。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寻找中国独立富强之路。都坚持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认定中国的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自己,要走自己的路。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具体化,毕生探索我们党自己的思想和中国自己的道路。毛泽东领导全党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邓小平领导全党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两者解决中国问题的大思路是根本一致的。

最重要的,从思想理论的关系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以科学的态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严格的区别开来,把毛泽东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和毛泽东晚年那些有价值的、积极的、正确的思想区别开来。邓小平强调,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坚持、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反复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的就是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思想,都坚持、继承下来了。第二,在实现伟大历史性转折的同时进行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错误的东西,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彻底摒弃这些错误,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而且在拨乱反正中发展新的理论。第三,在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同时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突破传统模式社会主义的框子。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更加实际和科学,逐步抛弃了对社会主义的那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邓小平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突破禁区,创立新说,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还没有提出过的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概念,改变传统观念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一些原理、原则,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飞跃。对于毛泽东和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那些很有价值但还不完整的思想,那些正确但未予展开的思想,邓小平特别精心地继承,并在新的探索中进行新的开拓,实现新的创造,增添新的内容,形成完整的崭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是当代中国捍卫、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面对以上这些事实,这些最重要的事实,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呢?结论是: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既不是原版重复毛泽东思想已经讲过的东西,更不是抛弃或贬损毛泽东思想,而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新的历史性的重大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 50 年代起就进行艰辛的探索。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党的八大的一系列文件,就是这种探索的良好的开端。党的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 尤其是由于后来指导思想向“左”的方向的错误转轨,产生了严重的失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探索中形成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今天已经融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而在探索中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也作为历史的教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和三中全会以后,经过科学的分析总结,反转为正确的思想。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无论是正确,还是失误, 都发生在我们党独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正确” 要继承,“失误”要纠正,“探索”要继续,在继续探索中开创新局面,创立新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是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而最好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的条件下,创立新的思想理论。贯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两点最重要的精神,一是邓小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二是邓小平求实、创新的思想方法。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就是邓小平所强调的:“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①所以,我们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说成是脱离毛泽东思想的完全另外一套。另一个偏向,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个观点,以至每一个提法,都到毛泽东那里寻找根源,处处对应,甚至把邓小平独特的、开创性的发展,都说成是在毛泽东那里“早已有之”,来一个“回归毛泽东”。

诚然,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浩瀚深邃的思想源泉。毛泽东思想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永远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毛泽东的许多论著和观点,在今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诸如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因素统统调动起来的战略思想,关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理论,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关于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观点,关于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的理论,关于防止腐败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关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 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些思想理论中包含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在今天还有很强的针对性,需要很好地学习、研究和贯彻。

同时,必须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逐步形成、发展和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也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独创性的理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主要是从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等。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正确认识需要坚持,也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发展。附加在社会主义上面的不科学的认识需要纠正。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②邓小平的独创性贡献,是从本质上科学地论述社会主义,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争论了几十年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界定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块基石。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恩格斯预想的社会主义处在两种不同的起点上。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过“不发达阶段”的观点,但只讲了一次,也没有展开。长期以来,全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是不清楚的,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④这就解决了一个科学的历史定位问题,使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有了正确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块基石。

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没有把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的高度,也没有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因为在他们看来, 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在社会主义阶段已经完成。是邓小平首先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首先提出并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首先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⑥。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明确地提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会出现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情况,“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⑦。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的改革,“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⑧邓小平关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邓小平第一个阐明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中国以至世界的社会主义进程已经产生并继续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有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统一的论述,关于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的论述,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述,关于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的论述,关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的论述,关于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论述,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关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三步走的论述,关于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的论述,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四有”新人的论述,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述,关于制止动乱、防止和平演变的论述,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和加强党自身建设的论述,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论述,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论述,都有独创性的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完整地继承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