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

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可以列出以下几个万面。

**第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邓小平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简明概括,是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实行开放,规划发展战略,制定一系列新方针新政策,都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进行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哲学基础。在这个统一的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否则就失去了继承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谈不上发展。这是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条红线。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这段话,可以看作是邓小平对他领导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14 年,乃至他从事革命事业几十年经验的基本总结。

讲到实事求是,就有一个对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如何理解的问题。应当指出,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实事求是就包含着解放思想。情况变化了,历史前进了,人们的思想就要随之而改变。但人们的思想往往有滞后性,容易被习惯的力量、被旧传统旧观念所束缚,思想跟不上已经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不解放思想,就谈不上实事求是。另有一种情况,当人们的头脑受到某种错误的思想、理论统治的时候,如果不从错误的

思想、理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也谈不上实事求是。反之,解放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解放思想不是毫无根据的瞎想,也不是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空想,瞎想和空想都是违反实事求是思想原则的。

应当指出,邓小平特别强调从解放思想中去实现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口号,到党的十四大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都表明了这一点。这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不论在拨乱反正中间,还是全面改革时期,我们党遇到的主要阻力主要是来自“左”的思想封闭、思想僵化,因而必须突出地提出解放思想的任务。这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原则这个问题上的新特点、新发展。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群众路线。**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还有一条红线,这就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确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同样,邓小平时刻关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倾听群众的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把群众看作是“真正的英雄”,认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领导者必须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同样,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事物,都是群众的创造,群众的发明,群众的智慧,领导人的责任和功劳是把这些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这个思想,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又一条红线。这个思想,最早是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的民主革命,根据这个思想搞成功了;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这个思想也胜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由于各种局限,他没有寻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的道路,但是他的探索精神, 他反对一概地照搬外国经验,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纠正毛泽东探索中的失误的同时, 继承了他的探索精神和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指导思想,终于找到一条成功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个实事求是,一个群众路线,一个独立自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活的灵魂。邓小平曾经说过:“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来说,“特别重要”①。又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②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两条最根本的东西”和一个“立足点”。这三者贯穿和渗透在邓小平的全部理论之中,也是邓小平能够找到一条成功之路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最基本的方面和在最高的层次上即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这是对基本国情的认识问题。毛泽

东 1959 年 12 月至 1960 年 2 月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两个阶段的意见。他把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不发达的阶段和比较发达的阶段。在此之后,毛泽东还多次谈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要有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些思想是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经验教训之后,得出的新认识。这同“大跃进”时代出现的很快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不切实际的空想,迥然不同。提两个阶段的说法无疑是一个重要思想,但是他没有展开,没有说明,还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认识。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系统的阐述,并以初级阶段作为制定一切政策的根本依据,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一个飞跃。70 年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说明,超越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几乎是一个通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提出,对国际共运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50 年代中期,毛泽东和党中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还说:“要宣传搞革命的目的,不仅在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相应的上层建筑,更重要的(注:着重点是引者加的)在于发展生产力。应当将目标引向在生产上赶上美国。”③毛泽东并在实际上领导全党把工作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这是在历史转换时期提出的正确思想和正确的战略决策。但可惜的是,这个思想和战略决策不久被改变了,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以后又进一步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而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进行经济建设的任务放到次要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恢复并发展了毛泽东和党的八大的正确思想和正确战略决策,确认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它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邓小平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把这个问题作为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样,就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我们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邓小平对“根本任务论”有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一系列新观点,主要有: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二、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三、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是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到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坚持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的战略目标。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和理想。

毛泽东确定了中国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骤。第一步,建设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但是, 他对四化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心目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设计。

1979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与大平正芳的谈话中,对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第一次提出一个具体标准。大平问他,中国四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 邓小平答: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开始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的时候确定的。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平均收入(注:这里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金,算个小康水平。后来,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逐步发展,形成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和目标, 越来越切合实际,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理想。

**第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毛泽东提出: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④毛泽东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述,是对斯大林长时期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传统理论的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是今天我国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的理论依据。

但是毛泽东在解决这一对基本矛盾的时候出现了失误。他用“一大二公” 的指导思想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离开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以为公有化的程度越高,经济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强调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不断提高公有化的水平。(这中间有一些变化,但总的说来,没有实质的改变。)他以苏联的经验为鉴, 提出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给工厂企业一定的权力,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利益等一系列重要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其他原因,他最后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解决上层建筑(主要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这个矛盾主要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因而实行了一些“左”的政策,对社会主义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他后来把阶级矛盾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两对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遵循新的思路,提出一整套新的方针、新的政策、新的办法,其中也吸收了毛泽东一切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这个理论把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许多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在所有制方面,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态,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态;在分配制度方面,由单一的按劳分配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这些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保证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坚持了毛泽东制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决不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另一方面,鉴于长期以来民主发扬不够,法制很不健全,特别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

本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种推动力,坚持了毛泽东关于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文化对于政治和经济的伟大影响和作用的原理,继承和吸收了毛泽东倡导的一切优良的传统和好的方针、政策,同时,又在新的条件下加以发展,提出以“四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把共同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八,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里涉及两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解决对国际形势,主要是战争与和平问题怎样判断,以及实行什么样的国际战略的问题。关于战争与和平,毛泽东曾说:“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战争引起革命,一种是革命制止战争。”并且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毛泽东对国际形势、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 70 年代、80 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新的认识和判断,改变了毛泽东的看法。他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由于和平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与此同时,调整了我国的对外政策,改变了毛泽东根据当时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制定的“一条线”的国际战略。这两个转变意义重大,由此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地搞建设, 可以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否则都是不可能的。这里应当提到,毛泽东在晚年,为打开中美、中日关系开辟了道路,这为以后我国获得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实行对外开放,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要解决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我国对外开放的很重要方面, 是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放,同它们发展经济关系。这里有一个怎样对待资本主义国家经验的问题。毛泽东历来重视学习外国一切好的有用的东西。他说:一切外国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都要学。他还提出过利用外资的问题。但是 60 年代以后,在这个问题上, 他的思想发生变化,主要锋芒是批判资本主义,很少提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好的东西。再往后甚至把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也当作资本主义加以批判。而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自我封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指导下,我们党形成这样一些新的观点:社会主义要发展,必须吸收全人类包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和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好的东西,只要对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都要学习、吸收。有些东西,如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经营方法等,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或者为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它们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超越国界,国际间的竞争和斗争越来越取决于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这样的国际条件下,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⑤。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建立在这些新思想、新观点的基础上的。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办法,同改革一样,都是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富于创造性的一部分。

**第九,四项基本原则。**毛泽东 1957 年提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行是非的六条标准,可以看作是四项基本原则内容的最早表述。六条标准和四项原则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正如邓

小平所说,四项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这两条,不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强调这是最重要的两条。

但是,比起六条标准,四项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份量更为重要。四项基本原则被确定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实现四化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构成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同马克思主义的其他一些原理原则一样,在实践中也要不断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例如,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条,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自身在变化着、完善着,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和僵化的模式。这里就有一个怎么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再如,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不能改变,但是党如何实现领导,则是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改善。

以上我们从最主要的一些方面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还有许多方面,例如:统一战线与和平统一祖国, 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族、宗教政策,文化政策、外交政策等,都有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大致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继承或者原则上继承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的,如“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四项基本原则。一种是毛泽东提出一些重要的思想,但缺乏具体实施步骤,或者由于条件不具备而没有做到的,邓小平在新条件下,加以完善、系统化,形成概念,并逐步付诸实践, 如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一种是毛泽东提出的属于个别的、一时的、一闪现的有价值的思想,在邓小平那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种是毛泽东提出了正确的理论而后来又偏离了这个理论走到错误的方面,邓小平纠正了他的错误,恢复了正确的东西,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问题。这是在纠正偏离毛泽东思想的错误中,发展毛泽东思想。一种是由于国际条件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的认识,提出新的看法,作出新的判断,如战争与和平问题。还有一种,就是崭新的东西,如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理论和新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些内容,不仅对毛泽东思想来说是崭新的, 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来说,也是崭新的。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有继承,有发展, 有创新。它继承和汲取了毛泽东思想的全部精华,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并且增添了许多崭新的东西。这里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情况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实践的积累和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和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 它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永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对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学习和掌握得越好,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会认识和理解得越深刻。同样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的著作学习和掌握得越好,就会对毛泽东思想理解得更深刻。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相互贯通的东西,一个具有内在同一性的东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