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以 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发端的人类经济社会工业化过程,已有 200 多年,迄今仍在继续。这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是每个民族或迟或早都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现今欧美发达国家业已经历的工业化,是一条伴生对外抢掠殖民地、对内剥夺农民的血与火的漫长道路。早期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一种新的历史环境中启动工业化, 强调从发展重工业开始,依靠内部积累,实施重工业超常增长战略,尝试走一条不同的道路。斯大林认为不再受奴役的苏联人民有能力积累这笔巨额资金,也无须利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策而侵害农业利益。他期望以重工业投资的叠加效应换取工业化时间的节约,进而赢得生存空间。不论斯大林的逻辑可能有怎样合理的解释,他的这种发展政策同他的初衷大相径庭,重工业过度投资诱导他依旧走上被他自己否定的道路。苏联人民特别是苏联农民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设想效法苏联可能走捷径,但是不久便发现此路不通。较早疑问的当推毛泽东。50 年代中期,他曾把目光从社会革命方面移向经济建设,拨冗研究怎样加快发展。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的撞击,促使毛泽东形成“以苏为鉴”的理性认识,提出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走独辟蹊径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从 50 年代初提“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其间包括怎样丰富的历史内涵啊!

1956 年 4 月,在扩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向与会者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是对的,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运。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①。

毛泽东痛感苏联按斯大林的理论搞工业化不成功,为了发展重工业把农民挖得很苦,以致于粮食生产长期达不到沙皇时代的最高水平。在这一点上中国不象有些国家亦步亦趋,中国一般重视农业、轻工业,农业初级合作化没有出现大量减产的情况,反而增加了生产,轻工业投资也比苏联多,苏联重、轻工业投资比例为九比一,中国八比一,中国市场供应远比苏联好。虽然如此,毛泽东还是认为需要适当调整农、轻、重工业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他说,这样做“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②1957 年 1 月,他在一次讲话里又一次强调发展农业对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大家重视农业,工业部门要面向农业。他在这次讲话里提出了“农业就是工业”的奇特命题③。

同年 2 月,他在另一次讲话里把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发展关系问题概括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他说:“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他提出:中国是大农业国,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

④毛泽东计算,苏联从年产 400 万吨钢发展到 1800 万吨用 21 年时间,中国如果用同样时间达到这样的水平就将比它快,因为中国原来钢的年产量不到100 万吨,起点比它低。他认为这是可能的,办法就是不要像苏联那样对农民“竭泽而渔”,而是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