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歌的格律

律诗(包括绝句)必须严格遵守格律。人们通常将律诗分为八句四联, 每两句一联,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如杜甫的《望岳》:

(出句) (对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首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颔联)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 (颈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尾联)

下面,以这首五律为例,说明几种主要的格律。

(一)押韵。韵即韵母。汉字的读音,一般是由声母和韵母合成的,如 “了”字的读音“liǎo”,就是由声母“1”和韵母“iao”合成的。律诗的押韵,是指律诗双句末尾一字须押同一个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三、七两句不能押)。如《望岳》一诗中的“了、晓、鸟、小”四个字押的都是“iao”韵。

(二)对仗。对仗也叫对偶。律诗的对仗是指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称,不对称就不能称律诗。如《望岳》一诗,在颔联中,“造化”对“阴阳”

(名词相对),“钟”对“割”(动词相对),“神秀”对“昏晓”(名词相对);在颈联中,“荡胸”对“决毗”(动宾同组相对),“生”对“入”

(动词相对),“曾云”对“归乌”(偏正同组相对)。至于绝句,由于只有四句两联,所以,在对仗上无此专门要求(各联可对可不对)。

(三)平仄。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普通话将汉字读音分为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它们的符号分别为“—、/、√、|”,其中的阴平和阳平统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统称为仄声。律诗的平仄,是指律诗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位置上的字的声调必须平仄相对(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区分平仄的方法很简单,第一步,用普通话念,将其中的阴平和阳平都标为平声,上声和去声都标为仄声。第二步,用各地方言念,将其中的入声字(念起来十分短促,气没吐尽即收住的字)修正为仄声即可。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首诗中的“白”字,用普通话念是阳平,但用上海话念是入声,所以修正为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