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联的种类和鉴别

(一)按对联的联意分

1、正对。上下联意思相类。

例(1):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文征明撰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例(2):上海徐光启墓联:

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 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以上两联,例(1)上联写蝉噪而林间愈发显得寂静,下联写鸟鸣而山中

更加显得清幽。有人说,蝉噪鸟鸣,林间山中哪来的静幽呢?其实,这正是这副对联的高妙之处,它的上下联都用了修辞上的反衬手法。试想,林不静山不幽,哪能清楚地听到蝉噪鸟鸣呢?例(2)上联赞徐光启在学术上治历明农,学究天地;下联赞徐光启在政治上出将入相,文武兼备。上下联一气相通,突出了其身兼科学家、政治家的卓越形象。

2、反对。上下联意思相反。

例(1):山海关孟姜女庙文天祥撰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例(2):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赵藩撰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以上两联,例(1)取秦始皇筑长城和孟姜女哭长城两个典故,分别写出

了二者的不同结局。上联抨击秦始皇,说他虽构筑了万里长城,但强怔暴敛, 终为历史唾弃,留下的只是一片民冤;下联赞孟姜女,说她虽只留下片石, 却铭刻着一生贞操,为人民所怀念。上下联一正一反,经纬分明。例(2)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过。上联写诸葛亮善于用计,往往兵刃未接而敌已瓦解,

深台攻心为上的用兵之道。下联写诸葛亮违背时势,六出祁山,皆遭失败, 以至功未成而身先亡,值得后人借鉴。上联赞扬,下联批评,中肯至极。

(二)按对联的格律分:

  1. 严对。上下联完全符合格律。严对又称工对,它好比工笔画,鸟羽虽细,却笔笔落实。

例:

丹心托日, 赤手擎天。

杭州于谦祠联

  1. 宽对。上下联不完全符合格律(往往间有重复字)。例(1):汉阳伯牙琴台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抚琴。

例(2):南京陶行知墓郭沫若撰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上面两例,例(1)“志在”、“一客”两词分别在上下联中重复出现;

例(2)不仅“教”、“学”两词分别在上下联中重复出现,而且,“千”、“万”两词同时在上下联同一位置上出现。另外,这副对联的结构也不对称, 上联的“求真”一词是动宾结构,而下联同一位置上的“真人”一词是偏正结构。所以,这两副对联都属宽对。

(三)按对联的技法分:

1.嵌字联。嵌字联即嵌有事先确定的词语的对联(联中所嵌的字大多就是景观或人物的名称)。嵌在联头的叫“嵌头对联”,嵌在联腹的叫“嵌腹对联”,嵌在联尾的叫“嵌尾对联”。

例(1):成都桂湖郭沫若撰联:

桂蕊飘香,美哉乐土; 湖光增色,换了人间。

例(2):杭州秋瑾墓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例(3):杭州岳坟秦磵泉撰联: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以上三联,例(1)嵌有“桂湖”两字,是嵌头对联;例;(2)嵌有“秋

瑾”两字,是嵌腹对联;例(3)嵌有“秦桧”两字,是嵌尾对联。2.叠字联。叠字联即有一字以上叠用现象的对联。其中,有将一部分字叠用的,也有将联中各字都叠用的。叠字联的作用主要是增强节奏感,强化气氛。

例(1):杭州九溪十八涧路边亭俞樾撰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例(2) :杭州孤山西湖天下景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以上两联,不同处是例(1)只将部分字叠用,而例(2)则将各字都叠用了。相同处是,通过叠用,都从字缝中生出字来了。不是吗,“高高下下” 比之“高下”增添了反复出现的含义,“晴晴雨雨”比之“晴雨”增添了瞬息多变的含义。这样,就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杭州山重水复、雨晴好奇的景致特点。

  1. 谐音联。谐青联即利用音同或音近关系造成的对联。它一眼看去艰涩难懂,顺口读来单调枯燥。但是,如能按照汉字同音假借和四声关系去仔细辨析,一旦读通弄懂,就会生出无穷的乐趣来。例:山海关孟姜女庙徐渭撰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上联的“朝”字和下联的“长”字各有七个,初读实不知所

云,但按谐音关系细细分析,还是有规可循的,请看: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潮) (潮)(潮)

浮 云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消。

(涨)(常)(常)(涨)(常)(涨)(常)

原来,这副对联上联的 3、6、8 字应读作潮(cháo),下联的 3、6、8字应读作涨(zhǎng),4、5、7、9 字应读作常(cháng),这样,这副对联的意思就明白了,上联意为:海水来潮,天天早上来潮,早上来的潮早上便落;下联意为: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此时,你可想象早晨站在望夫石上望渤海的景象:波涛汹涌,时起时落;白云飘忽,时聚时散⋯⋯

  1. 顶真联。顶真联即上下联都用顶真这一修辞手法(以前一句结尾的词做后一句开头的词,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所造成的对联。顶真联用来顶真的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没有固定的限制。顶真联的作用,是揭示联语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紧密,语气一贯。例:北京潭拓寺弥勒殿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副对联,上联的“容”字和下联的“笑”字都是用来顶真的字。在名

胜古迹对联中,顶真联是不少的,前举无锡东林书院顾宪成撰联亦是。

  1. 回文联。回文联即上下联都用回文这一修辞手法(同一语句顺读倒读均通,语意相类)所造成的对联。它近似文字游戏,容易失却韵味,但做得好,不无回环往复之趣。

例(1):浙江新昌南明山大佛寺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例(2):桂林阳朔斗鸡山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洞中洞隐龙。

以上两联,例(1)不仅是回文联,而且是顶真联。例(2)则顺读倒读

语序结构完全相同,不失为回文联中的精品。

  1. 集联。集联即摘取前人诗文中现存句子而造成的对联。集联有宽严之分,严的必须集同一作家同一诗文中的句子,宽的则可取不同时代不同作家

诗文中的句子。

例(1):上海豫园一笠亭陶澍集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茂林修竹;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例(2):镇江焦山夕阳楼集联: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以上两联,例(1)上下联都集于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例(2)上联集自唐李商隐诗《登乐游原》,下联集自北宋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此,比之例(2),例(1)更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