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植物及气候景的欣赏

(一)植物景植物景观之美主要也在于形和色的多样变化。常见的松柏和青竹,虽然不开鲜花,不结果实,但形态和风韵却表现出多样的美,在全国各著名风景区,以奇松和各种形态竹子为观赏主题的景点相当多,它们各具雄姿美态,为山川壮色传神。

植物景观还具有声和味的美。“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 植物发出的天籁清音,是赏景空间不可少的声乐伴奏。“西湖八月足清游, 何处香通鼻观幽”,植物散发出的花香木香,是风景观赏中独有的嗅觉审美。春梨,夏槐,秋桂,冬梅,都是色香共赏的树种。杭州的满觉陇,因桂香而名闻全国,每到仲秋,金桂、银桂、丹桂齐开,香飘数里。

植物景观在自然风景的欣赏空间中,形、色、声、味协同作用于人的审美感官,增加了游览者的赏景情趣,再加上日光的移动,阴影的变化,风摇雨打等气候景观的辅助,赋于了植物形式以多变的动态美,构成了“漏日松阴薄,摇风花影移”,以及“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迷人景色。

植物景还是描绘大自然的四季色彩特征的画师,春天的山色,落叶树的枝头萌出了鹅黄色的新芽,满山遍野的红黄野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多彩图案;盛夏的植物处于最好的生长期,远远望去,山如翠浪,浓绿欲滴,令人心旷神怡;秋天是山色最美的时刻,映山横林的丹枫,真像胭脂蜀锦般的, 如痴如醉,欲跃欲燃;南方风景区在冬天也能现出迷人的山色,邓尉山上一片香雪海,杭州超山的红梅,春城昆明的茶花⋯⋯看上去灿烂似锦,瑰丽之极。

植物景充分地表现出了自然风物的发展规律:春天嫩芽萌发,夏天茂密的浓绿,秋天成熟而落叶,冬天暂时枯萎;来年的春风一吹,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循环。它既是变化的,又是永恒的;欣赏植物景观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迪。

(二)气候景观一般泛指非实体的风景形象,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指自然本身有规律的天象变化,如太阳的升落带来的光线转换和阴影变化;

月亮的盈亏圆缺;四季时令的更替。一是指灵活多变的气候变化:空气中的水气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的云、雾、雨、雪,以及风、雷、霞光等,还有因空气密度的不同产生的折射幻影。这两者常常是共生而形成统一的可观赏的风景形象,例如,朝晖、晚霞、彩云,飘来忽去的薄雾,直至风雨雷电交加。气象气候之景是旅游观赏的主要对象,如黄山的云海,庐山的雾瀑,峨眉的佛光,普陀的宝光,蓬莱的海市蜃楼。一些山水景区能够吸引游人,也与气候风景密切相关;仅避暑山庄就有“烟波致爽”、“南山积雪”、“芝径云堤”、“西岭晨霞”、“万壑松风”、“云容水态”和“棒槌夕照”等景致。

动,是气候景观最大的特点,它表现出来的动态美丰富了山水风景的情态和神采。宋代绘画美学家郭熙就提出了“山水以烟云为神彩”的观点,就是说自然风景只有得到烟云之辅助,才能动人,才有吸引力。

气候景观的动态变幻如时晴时阴,朝晖晚霞,浓雾薄云,雨打风吹,溪泉的水气蒸腾,林木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缔绕,奇峰的霞光照耀⋯⋯这些在风景点经常看到的景色,说明了气候景观,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整体气氛, 突出了和谐的美。

气候景观还是风景美中天籁之声的演奏者。松涛阵阵,竹岗萧萧,是风吹引起的;哗啦啦的急雨,浙沥沥的细雨,是山水声美的来源。“竹声随雨至,花影送晴来”,“云归忽带几点雨,山渐瞑时生水烟”。古人的这些描写,点出了山水林泉的实景和气候变幻的虚景绝妙的配合。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风风雨雨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之景是诗境,是画意。直观清晰的山水风景,很难产生诗情画意的境界,而含而不露的景能给欣赏者留下回味和思索,从而引起共鸣,达到审美的深化。旅游时应该学会从动静对比、虚实相济、变化和统一等方面去把握云气景色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