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者

旅游者。顾名思义是指从事旅游活动的人们。进而可以理解为: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去旅行游览和消费,寻求精神与物质享受的人们。为旅游统计的需要,1968 年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规定:到一个非自己定居的国家观光,目的不是挣钱,至少停留 24 小时以上,以娱乐、保健、学习、宗教信仰或体育运动等为目的,换言之,为了消磨闲暇时间,经营、参加会议或探亲等称为旅游者。停留时间少于 24 小时,不住宿的称为“短途旅游者”。

1979 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旅游者”作如下规定:“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息、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均属旅游者。至于应邀来我国访问的部长以上的代表团成员、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常驻我国专家、新闻记者、留学生、归国走居的华侨,以及归国的我出国人员都不能算是旅游者”。我国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到深圳当天往返一日游的大量港澳同胞,也统计在旅游者范围内。

上述国际国内规定均是为了精确统计而作的准则,实践往往有例外,如上海到苏州的一日游,虽未超过 24 小时,但明显具有旅游性质。因此,需要从旅游者的社会属性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旅游的主体。

旅游者外出旅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1. 个人收入,决定了旅游的可能性、旅游的消费水平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用于旅游的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即扣除生活消费必需部分后剩余的个人收入。人们只有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条件下,才有可能选择旅游,

    而个人收入多少,又决定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欧美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 这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同步发展的,个人收入的增加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产生变化。

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较快,人们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旅游逐渐被列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桂林两个主要风景游览点统计,80 年代末比 80 年代初国内游客人数增加了 3 倍,年平均递增达 15%,可见,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已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1. 闲暇时间。即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去自由支配的时间。通过旅游,劳动者用来补偿所消耗的体力、脑力,恢复到参加劳动前的状态。同时通过旅游辽可以进行学习、加强社交、进行文娱活动、扩大眼界、丰富社会经验、增强道德观念和思想修养,精神上得到艺术审美享受和熏陶。

闲暇时间可分三种:一是每天工作以后的时间,这种闲暇时间较短,不可能形成旅游;二是周末的闲暇时间,可作郊游和短途旅游;三是假日时间,

通常是一段连续的闲暇时间。劳动效率的增长,使社会有可能为劳动者(包括知识分子)提供带薪假期。就世界范围而言,每年带薪假期一般为 3—4

周。我国每年例假日人均有 85 于,其中 7 天是国定假日;各行业有自己特有的假期,如学校的寒暑假,科研人员的休假,劳模、先进工作者的疗养假, 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假,企业职工的轮休假和探望爱人、父母的 20—30 天的探亲假等等,这些假日就是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时间基础。

(二)其他社会因素。

  1. 科学技术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使人们有更多时间参加自己所愿意从事的其他活动,为旅游能成为群众性活动创造了条件,科技的发展使交通工具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缩短了空间转移时间。更加安全可靠、方便舒适、节省开支。比如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

    1271 年离开意大利,1275

年才到我国,费时 4 年多,而今乘飞机从意大利到我国只要花十几小时,仅仅为原来时间的 0.5‰。

  1. 文化讯息因素。随着文化素状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世界了解和探索的愿望增强;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信息中介,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新奇事件可能及时传播,这也引发人们对陌生事物的好奇,求知求新,

    “百闻不如一见”,更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

  2. 政治环境因素。中外旅游发展史表明,旅游的发展,取决于生活安宁,

    社会稳定;如果政治动荡、战争频繁、治安混乱必将导致旅游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