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世界三大宗教一、基督教

基督教是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以《圣经》(《新旧约全书》)为经典的各教派的统称。基督,意指上帝所派遣的救世主,是对耶稣的专称。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的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有信徒 10 亿以上。该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主要派别,此外还有东方的几个独立教派和散见于世界各地的许多小教派。

初期的基督教曾遭到古罗马帝国的残酷迫害,尽管如此,基督教还是在人民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至公元三世纪,基督教会已遍布罗马帝国全境,许多上层贵族也纷纷入教。当局迫于形势,调整了宗教政策,变迫害为利用, 并于公元四世纪定基督教为国教。公元 395 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以希腊语地区为主的东部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主的西部教会为争夺教会的领导地位,矛盾日益尖锐,并最终导致公元 1054 年的教会分裂:东部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自称“公教”(即天主教)。到了公元十六世纪,西部教会内部发生了反对罗马教皇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并陆续分化出脱离天主教会的新宗派,称为新教,又称“抗罗宗”(在我国,新教通常被称为“基督教” 或“耶稣教”)。

唐贞观九年(公元 635 年),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曾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后因朝廷下令禁绝佛教遭波及而在中原地区中断。之后,天主教和聂斯脱利派又曾在元朝时传入,称“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但流传时间不长。明万历十年(公元 1582 年)天主教由耶稣会教士再度传入。清朝初期, 由于罗马教庭干预中国信徒尊孔、祭天、祀祖,出于反对教皇干涉中国内政和维护中国正统礼教的需要,康熙帝下旨“禁教”。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传教,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新中国成立后, 基督教(新教)发起了“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天主教也成立了爱国运动委员会,实行独立自主的办教方针。

在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基督教教堂。北京南堂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天王教教堂。北京的北馆、南馆是东正教堂。上海的著名教堂有徐家汇天主教堂、佘山天主教堂、国际礼拜堂(新教)、沐恩堂

(新教)、新乐路东正教堂。广州的圣心大教堂是国内最大的一座哥特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