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

在歌声里孩子找到了情绪的通感, 在孩子的歌声里我们听见了什么呢?

女儿偶尔唱一些经过篡改了歌词的歌,而且都是小

朋友集体篡改后传唱的。那些歌词与原歌词的意思正好相反。

开始,我只是觉得孩子在做一种语言游戏,或者喜欢

独出心裁,或者有创造欲望,而缺少创造能力,只好篡改那些歌词。 孩子以游戏的方式唱歌,就像孩子以游戏的方式学习一样,本来是天性

使然。但在孩子篡改的歌词里明显地表达了孩子与原歌词相反的情绪。比如: 每个刚上小学的孩子都会唱的那首《上学歌》,原歌词是: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这首歌是大人创作的,写孩子上学的心情和愿望。很多孩子是唱着这支歌长大的。可以说,这是一首自 70 年代以来孩子都会唱的上学歌。没想到竟

然被 90 年代的小学生集体篡改传唱成: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 校长不知道,

一拉线,我就跑, 轰隆一声,

学校炸飞了。

孩子在唱自己篡改后的上学歌时,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还有得意与快慰。那样子,好像这首歌就是武器,真的帮助他们发泄了痛苦和不满。篡改歌词的孩子可能是出于好玩或恶作剧心理。跟着唱的孩子也可能出于好玩和恶作剧心理。但在被篡改的歌词里,却真实地表达着孩子潜意识里对上学的厌倦情绪,甚至多少还有一点仇恨心理。

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孩子的这种情绪。直到女儿刚上一年级的小表弟来了,竟然也唱起了这首上学歌,而且那表情和小女儿一样喜悦和兴奋,多少还有一点顽皮与快乐。我才关注起孩子在歌词中所表达的情绪。

为什么这首歌唱到 90 年代,歌词被孩子给篡改了呢?

为什么在孩子的眼里,学校成了孩子心中的碉堡了呢?也许没有哪个孩子能说清自己唱歌时的心情,但在下意识里,表现出孩子集体对学校生活的厌倦和不满。任何一首歌,只要被流传了,就一定有被流传的理由和原因。人类喜欢在音乐和歌声中寻找通感,寻找共同的情感节奏和韵律,寻找情绪流动的方向,让自己的情绪汇集于大众的情绪流里。歌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蜕变成货币,具有流通作用。通俗歌曲的流传功能就在于表达了大众的情绪。孩子篡改的上学歌所表达的就是孩子共同的情绪。从孩子的情绪里,不是最真实地再现了学校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形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