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沉思之八——教学相长

《论语》是大教育家孔子和弟子平等对话的作品。没有平等对话,便不会有“教学相长”。

中国人早就发现和意识到教育具有互动功能——教学相长。教育不是单向活动,不是只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予影响。

教育是双向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施于影响,彼此在传递精神和情感信息中,不断从对方身上吸收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正面信息,筛选和清除不利于自己成长的负面信息。

孔子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语》,实际上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本对话录。在这本对话录里,孔子的仁爱思想、孝梯思想、为政思想都是在跟弟子的聊天中产生的。正因为有这些弟子不断向他提出各种各样的人生疑问,触发和启示了孔子。在与弟子的相互问答中他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和人生的种种思考。所以孔子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几乎与孔子同一时代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也是诞生在与弟

子的对话过程中。如果说孔子和柏拉图的弟子受惠于这两位大教育家和思想家,那么也可以说这两个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样受惠于他们的弟子。

2000 多年前,在中国和希腊这两个文明古国诞生的孔子和柏拉图以他们的教育实践揭示了教育的互动功能。

在中国《礼记》的《学记》里,已经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论。2000 多年前中国人提出的“教学相长”和今天美国人提出的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理论,所强调的是同一个教育主题——教育的互动性。

如果教育只让受教育者单方面地成长,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教育最本质的意义是让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全面的自我开发,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开发和成长。

教学的前提是尊重生命,

没有尊重,便无法产生教育的互动功能。

教和学是推动人成长的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但要在教学中相互都获得启示和成长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是平等的。

教育要通过交流来完成。交流即教育者的传授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接收、积极参与。交流需要平等,即人的精神情感和人格地位的平等联系。在不平等的人之间不可能存在交流,就像山顶上的瀑布和山脚下的河流一样,只能是单方面地灌注,而永远不可能有交流。由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存在经验、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精神和人格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将堵塞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渠道,使教育成为单向的学习活动,使教育成为灌输和挤压。这将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带来双重的痛苦。

在精神和人格上跟孩子讲平等,把孩子看作和自己一样的具有思想追求的全息生命世界,就能随时从孩子的生命里接收到生命原有的关于生和死、好和坏、美和丑、善和恶等等原有的判断以及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原始思维。每个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孩子没有定位,也不拘泥任何成人认可的形式,更不受成人社会观念的束缚。因此,孩子的思想意识、思维方法是灵活的、任意的、不着边际的,像风在大地和天空中行走一样, 能游刃于所有的缝隙之间,像水穿越在山林树木之中,随势随形而流,无雕凿之迹。

跟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是激发孩子学习热情、从孩子那里不断获得教育启示的惟一途径,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惟一途径。

生命什么时候更新? 当我们蹲下身,

从孩子身上吸收新鲜气息的时候。

生命的衰老来自机体。孩子成长本身催促着父母的衰老,但同时,孩子的成长本身也在更新父母的生命。孩子以自己生命的新鲜活力,不断地给父母的生命注入新鲜氧气。大人总以为是自己引导着孩子往前走,其实,孩子也在引导着大人往前走。我们创造生活的动力来自对孩子的爱和希望。

孩子探索世界的新鲜方法和生命里随时冒出来的各种奇思怪想,一直在召唤着我们。孩子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全息的生命世界。与孩子交流,能把我们从狭窄的观念和现实的利益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到生命的起点思考人生问题,重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所追求的方向。只要我们不以教育者自居,不

时刻站在高位上,因自视其高而对孩子进行挑剔和指责,孩子就愿意跟我们说心里话,更愿意跟我们交流,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和推动。

在成人的生命里,积淀了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种观念尘埃。人生的路走得越长,背负的旧东西越沉重。人有一种恋旧心理,轻易舍不得扔掉旧东西, 只有当新的东西闯进家门的时候,必须为新东西腾出一块地方的时候,才不得己扔掉旧的东西。

生命有主动更新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被迫更新的。孩子以自己生命不断接收和表现出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冲击着父母的头脑。不论父母愿意不愿意,只要与孩子在一起,就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孩子生命里保持了人原本的动力和自我调解的能力。孩子追求创新,喜欢变换,学了就用,不受观念的束缚,没有条条框框的人生态度,如同我们生命的回春术,滋养着我们日渐衰老的生命。孩子离时代最近。他们紧紧地跟随着时代,并引导着我们一起前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跟着孩子,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