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沉思之十二——敬畏生命

一 人类对自然万物失去敬畏之心。 为所欲为将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孩子用心灵跟世界交流,便总能看见被大人忽略的现象。在孩子的眼睛里,我看见了生活和世界的本来面目,也明白了中国哲学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与宇宙万物和平相处的生命原则。中国人在2000 多年前就认识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准则——与万物共同生存,并以此给大自然的各种现象赋予了神灵形象,限制人类本能的贪欲泛滥和野心膨胀。

中国人将供给人类生存的所有自然资源都赋予了神的名称,河神、井神、火神、山神、土地神等等。在众多神灵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最本质的问题—

—人类不能对自然为所欲为。掠夺自然,征服自然都不能保证人类长久地生存;只有保护自然,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平友好地相处,人类才能得以持久地生存和发展。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揭开了大自然神秘的面纱,同时,也破坏了人类多少年来心灵深处的戒律——神灵观念。

在大自然面前,人空前地高大起来,空前地可以无所不要,无所不做。贪欲和破坏心理在鼓动着人类疯狂地掠夺自然。环境和生物链的破坏正以迅猛的速度在惩罚人类自己。孩子极其敏感地感受到生命环境的破坏,并以极其脆弱的心灵在承受着这一灾难,也以最微弱的声音在发出警告。

人类一直以敬畏心理面对大自然,并以极其虔诚的态度崇拜一切自然现象。无论居住在地球上的哪一个角落,也不论是哪一种肤色、哪一个种族的人群,都以同一种心态尊奉大自然为神灵。面对神灵,人类不敢为所欲为, 更不敢轻易触犯自然。人有意与神灵保持着距离,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法律条文没有颁布和实行之前,人类靠心灵的戒律管制着自己的行为。

现代科学改变了人与宇宙万物的联系方式,因为人是科学的发明者和创造者,人有了高于自然万物的主宰意识,自然中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由人取之用之。在大自然面前,人完全忘乎所以了。

二 神是人类给心灵上的一道保险。

神是人类为自己设立的一道警戒线。

神灵观念被当作迷信在我们的头脑里给清除了。神从我们的生活中被赶出去了。在我们和宇宙之间,神本来作为一个媒介,影响和引导着人的行为, 保护和调解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宇宙用神来控制和抑制人的贪心,想以此来保障人类不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现在神在我们的生活中突然消失了。人和自然失去了沟通的媒介,只剩下赤裸裸地随便向大自然伸出的手,随便按自己的需要去掠夺的想法和愿望了。

本来神是人类为自己设立的一道警戒线。神的真实意义并不在于供奉和为其建立神坛。神是人内心的法官,它随时判决人的贪欲。

出于对神的敬畏,人不敢轻易触犯神,而行为有所检点,更不敢胡作非为。

神像摆放在寺庙里,但神的真实居所是人的心灵。

神是人类给心灵上的一道保险。为了不让心灵随时被欲望占领,不受贪婪所蛊惑,人类便在心灵的门口设立了众多的神像,为心灵守门。

人将大地、水、火都赋予了神的形象,并不完全是出于迷信和无知,还有更深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心理。在法律和道德对欲望缺少约束的时候,敬畏心理可以控制人的行为。人性中的占有欲和毁坏心理随时在鼓动人去侵犯和毁坏他物。只有敬畏的心理,能下意识地帮助人随时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

在孩子的生命里,保留着人类对自然最原始的敬畏感和亲近感。孩子对环境的关注并不像成人那样理智。孩子的关注更多的是来自生命本能的一种敏感的反应,或者说,在孩子的心灵中仍然保留着与天地万物随时能够接通的信息渠道。孩子总是从生命生长的需要出发,感受和思考着人与环境的问

题。由于想象力的参与,孩子的思考常常披上了童话的外衣,因具有强烈的童话色彩而掩盖了其深刻的哲学的含义和对现实的真实揭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神灵观念实际上更具有保护环境的教育作用。只是这里教育所借用的对象是神,而不是法律和道德。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改变了人类空间意识,人与自然之间不再需要隔着神进行交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完全要依靠纯粹理性来约束,这对成人是艰难的,对孩子就更加艰难。人的随意性和侥幸心理并不甘心情愿受理性支配。只要灭顶之灾不立刻降临头顶,人就难以自控。环保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课题。

“宇宙人”只是孩子的一个想象。在孩子的眼里,地球已经成了人类的一个垃圾场。人类无所顾忌地对地球施予自己的废品,实际上是给自己制造着灾难。由于占有欲比理智强大,人不愿意听从理智的指挥,喜欢做欲望的奴仆。人类不得不以更大的牺牲为代价了。孩子用想象和想象的作品揭示着我们的真实处境和灾难的根源。孩子不是比成人更警醒更关注自身吗?

以节制个人的私欲和贪心,

来尊重和保护更多人的生存权。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勤俭节约。节俭被中国人称作美德。它的真正价值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修养,还包含了人类的群体生存观念。节俭本身是对人类共同的生命资源和他人生命利益的尊重。节俭所遵守的是人类资源共享的生存原则,因此,几千年来被作为一种美德歌颂着。节俭就是保护环境。一个不肯浪费一点水、一粒米的人就是对他人和后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俭以养德”表述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即以节制个人的私欲来实现对他人的生存权力的尊重和保护。这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人类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作为生命个体,每一个人应该享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一部分人无限地占有和挥霍,实际上就是对另一部分人和后人生存利益的侵犯和掠夺。

环境的破坏,与贫穷有关,与贪欲有关,与工业化污染有关,同时也与浪费有关。消费观念把中国人保留了几千年的美德。

节俭改成“过去时”,节俭在生活中被消费热给挤得无影无踪,似乎生活好了,不再需要节俭。在攀比消费的热潮中,浪费成了追赶的时尚和潮流, 甚至逼得人们羞于再谈节俭。

于是,我们的环保教育走进了自相矛盾的怪圈:一方面要孩子上街去捡垃圾,保护环境;一方面对孩子的浪费现象不管不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纵容孩子去浪费。市场经济观念和独生子女的特殊国情使孩子成了商家和厂家瞄准的消费对象和市场。在消费中追赶时髦和攀比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节制的消费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现象。劣质产品更是浪费的根源, 劣质产品造成了浪费的充分理由。

中国人常说“浪费有罪”。罪在何处?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力和应该享用的资源。浪费实际上是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以及其他生物群体的生命资源给挥霍和掠夺了。浪费者常常为了自己一时的私欲疯狂地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这对整个人类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犯罪。

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人类自我编导的悲剧,孩子用自己纯净的心灵在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课题,更是一个教

育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