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沉思之十六——罪恶和敌意的策源地

现代教育的评价标准,

破坏和压抑了生命自我生长的能力。

现代教育所推行的统一划齐法。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评比法,只让少数孩子在群体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给予少数孩子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而让多数孩子在群体里一时找不到扮相,找不到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必然在孩子的心灵中制造出不平等和不平等带来的痛苦。

孩子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学习方式和独特的自我表现能力。可课本学习只有一种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模式,并且只允许千奇百怪的孩子往一个模式里钻;钻进去了就是合格的好孩子,钻不进去,就是不合格的坏孩子。学校、家庭和社会都用这个标准要求孩子、评价孩子。结果,在孩子的世界里,生命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本能的接收信息的学习能力被压抑和排斥了。推动孩子成长的原始动力——好奇心和表现欲遭到压抑和排斥,孩子只能靠理智干巴巴地调控制着,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等待评价。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没有表现的机会而渐渐地自消自灭了。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启发和调动孩子自我的学习热情和能力。如果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调动和启发出了孩子的自我学习热情和能力,那教育才算达到了

真正的目的。教育仅仅是催化孩子生命向上生长的一种方式。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点不同,用同一种方式测量和评价孩子的成长状况注定要限制和影响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育的模式化,往往冲击了、限制了生命自我成长的能力。这种冲击和限制往往会改变生命向上生长的正确方向。

渴望平等的表现机会。

等级是罪恶和仇恨的源泉。

等级是人类一切罪恶之源。在人类共享自然财富、没出现剩余产品和由剩余产品派生出来的等级之前,人类远离嫉妒、残杀和报复,也就是说远离罪恶。人的自我能力决定了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力量、智慧和灵敏都能使人在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佼佼者。人类崇拜英雄,崇拜智者,崇拜力量,但同时又渴望平等,渴望平等的权力和平等的表现机会。人类的这种心理在孩子的世界里真实地保留着,生长着。这就是延缓人类走向罪恶深渊的秘密武器。

自我表现欲是推动孩子成长的一种原始动力。每个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这种强烈的表现心理实际上是孩子要求成长进步的一种愿望。孩子只有在自我表现中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就像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才能学会走路那样。如果没有一次次摔倒了爬起来的表现机会,孩子是不会发现自己有行走能力的。

教育不仅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还要给受教育者创造平等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自我表现发现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并由此在生命信息系统中建立起自信心和自我肯定的自我调节机制。

在孩子中间制造不平等,只让少数孩子充分表现自己,多数孩子受冷落, 不但压抑了孩子的能力,也在孩子的心灵上投射了巨大的阴影。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中,如果父母有偏袒,兄弟姐妹就有仇恨。因为偏袒在宠爱某个孩子,并给予其无限的自我表现机会时,已经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孩子的表现机会或者说堵塞了其他孩子的道路。

在孩子的世界里突出权力的形象和意义, 实际上是误导孩子学习怎样滥用权力。

在孩子之间过分地强调权力,会把孩子引向误区。刺激孩子拥有权力和夺取权力的野心膨胀及对权力的误解,往往给孩子带来灾难。滥用权力和渴望权力都会给孩子带来压迫感和焦虑感,甚至敌意心理。孩子相互的仇恨从哪儿来?一方面来自天生力量的悬殊带来的对立和冲突,一方面来自大人的偏袒和宠爱带来的不满和仇恨。

人性中最大弱点就是滥用权力。只要有人在滥用权力,就必定有人要受到伤害。在孩子中间,如果设立职务,一定要强调职务所承担的责任。不要让孩子为当上干部而感到光荣,应该让孩子为有能力承担一份责任而感到光荣。因为前者只能培养孩子炫耀和虚荣,还有挥霍权力的欲望,而后者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对所做的事的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权力欲一旦成了孩子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孩子的生命将彻底被权力所掏空。一个人对社会能否有贡献,并不取决于手中的权力,而取决于不断生长的生命源源流淌出来的热情和智慧。

在孩子看见了权力耀眼的光环而不知其危害的时候,心灵若被权力欲占有,如同在孩子的生命里埋下地雷,总有一天会被碰响爆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