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

给孩子一个行为准则,

等于给孩子的生命上了一道保险。

孩子最贪心。世上所有的东西对她都是新奇的,她都想占有。但这种占有不是成人式的占有,以此炫耀和满足虚荣心,这是本能的一种占有心理。在孩子对所属关系还不明确时,她对世界总是很霸道地说:“我喜欢,

就要。”

好像这个世界完全是为她一个人预备的。

占有心理是孩子本能欲望中的本能。孩子在表演这种本能时,若得到鼓励,就等于注油、加水后的车,给了一种推动力;若被阻止,就被迫停下来调整自己。

小女儿打开我的首饰盒,拿出金戒指就戴在手上。那戒指不是戴,而是

挂在手上,手指一动,还直悠荡。她像看风景一样看手指上的戒指不停地摇动着,然后,自我陶醉地笑着,喊我来观看。

“把戒指放回去!”我的声音里夹杂着怒气。 “不放,这是我的。”她迅速用右手捂住戴戒指的左手。 “戒指是妈妈的,怎么成你的了?”我一边伸手要,一边用眼睛盯着她

的手。

“我喜欢,就是我的。”她很霸道地说。

孩子的强盗逻辑是不是掺杂着原始的占有心理,即世界可以为她所用,为她所有,为她所支配?不然,她怎么能如此坦然地表达自己的侵占心理呢? “我的东西,我也喜欢。就是我不喜欢,也不是你的。你从哪儿拿的,

放哪儿去。”我的态度越加严厉。

她看我脸上的威严不退,便慢吞吞地摘下戒指,放回首饰盒,很不解地看着我。

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和他人的分别以及人与物的所属关系,喜欢什么就想要,不分对象,不看场合,更不顾忌别人的态度。如果这种占有心理在家里得到过满足,她就会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要,而且别人就应该给。走出家门她就会把这种欲望延伸到他人身上。在家里,妈妈不限制她的欲望,这种欲望就会膨胀起来,以致随便释放。

我抱起小女儿,用极平等的口气对她说:“你喜欢的东西,我也喜欢。我不给你就不是你的。我愿意送给你才是你的。你的东西,妈妈即使喜欢也不要。你也不能随便要妈妈的东西。”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孩子最初的所属关系就是和父母以及家中各种物质的关系。这些关系如果搞混乱了,没有明确的界限,孩子就建立不起来所属意识,走出家门以后常常会因为界限不清而跟别人发生冲突,或者强迫别人满足自己,或者勉强接受别人的强迫。这两种态度都会扭曲心灵,使心灵总处在不平衡的状态。

人的很多痛苦不仅仅来自需要感、满足感,还来自所属关系的模糊不清。孩子在家里所属关系混乱,出门后在惯性的驱驶下,仍然会以混乱的方式与人相处,结果与人相处老搞不好关系,老出差错,而又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何处。

有时候,孩子为了换来大人一句“真大方、真懂事”的夸奖,不得不碍着情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结果在心里埋下一颗虚假的种子。表面看来孩子好像懂事、大方,可心里却埋下了不满和怨恨,怨恨那个要她的东西、把她塑造成“大方”者的对象。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权力,什么是他人的权力,什么归自己所属, 什么归他人所属,这中间有一条明确的界线。

丈夫见我为女儿戴一下戒指如此认真和恼怒十分不解。 “不就是一个戒指吗?孩子戴一会玩玩还不行,戴坏了再给你买。”他

觉得我太小器了,跟孩子一样见识,甚至觉得我小题大作。

在大人看来,孩子动了家里人的东西算不了什么大事,出于好奇或想玩玩,并没有占有和侵犯的意识。但如果在家随便动父母的东西没有受到限制, 她便以为这是正当合理的行为,对家里来的客人或到别人家也会不自觉地重复这些行为。有的孩子翻客人的包,主要是在家里随便动大人的东西没遭到拒绝的缘故。

人是群体动物,在群体中,每个人又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场”,一个

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像自己的卧室一样,别人不能随便出入,无论是进来, 还是出去都要经主人允许,跟主人打声招呼。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礼。

礼就是一个界线。懂礼就是要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界线。礼是在家建立起来的。孩子在家里跟父母无礼,在外边也会照家里的样子跟人相处,结果, 总得不到礼遇。因为她不会以礼相待,不是越过了界限,就是表现出无礼, 自然得不到礼遇。这种痛苦可能要终生伴随她,而她自己却不知其缘由。

给孩子一个准则,一个规范,看似严酷,不尽人情,但它会保护孩子不轻易地越过雷池。这不等于给孩子的生命上了一道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