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沉思之九——行为教育

孩子的眼睛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教育主题: 行为教育比书本和语言更有力量。

在孩子的眼睛里,我努力为自己塑造的形象和我的真实形象是两回事。我经常教导她的和我自己正在做的也是两回事。我被自己的言行分裂成两个人,两个截然相反的母亲形象。孩子会选择哪种形象效仿呢?或者说哪种形象对孩子更有影响力和渗透力呢?

孩子的眼睛,不是最真实最准确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吗?只有教育者的言和行统一了,教育才能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发生作用。教育如果只停留于说教之上,行为就成为最大的摧毁力量。

孩子的眼睛,最真实最准确地揭示了教育要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而不是教育者一厢情愿地想给什么,就给什么,想让孩子表现出哪种能力,孩子就能及时地展示出哪种能力。成人的功利心往往把教育引向偏狭,而只有孩子知道怎样尊重生命自身成长的需要。

孩子的眼睛,最真实最准确地说明了教育渗透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每一个角落。教育并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生活的真实性和力量能让任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教育理论失去效力。

过分地相信知识和书本,过分地相信语言,常常让我们忽略了教育的对象——孩子,忽略了他们生命里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原始能力。孩子因为没有观念和各种利益的遮拦和干扰,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便极为敏锐和细腻, 并以具有穿透力的目光洞察着人和事物的本质,而且,常常能把观察的结果脱口说出。孩子不知道说出自己看见的事物的真相会有危害,也不知道深刻的洞察和直言不讳可能带来灾难。于是,说真话便成了惟有孩子才有的天真表现。

孩子的心灵收藏了许多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大人往往以为孩子简单,理性思维非常单一。其实,在孩子的思维里,很早就表现出理性的分辨力和判断力。孩子对权力、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理解不仅令人吃惊,还常常以最单纯的方式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二 孩子发现了成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那就是喜欢扮演完人,

并以完人的姿态挑剔指责孩子。

孩子发现大人喜欢挑剔,似乎大人也有权挑剔。孩子站在被教育、被挑剔、被指责的受教育者的立场上,敏感而细腻地发现了大人自己不易觉察的行为方式:喜欢光说不干,喜欢抱怨,喜欢挑别人毛病,喜欢给自己的失误找理由。大人喜欢当权威,站在高处对孩子进行挑剔和指导,可大人从不注意自己的行动。

因为我们只把孩子当作一个受教育者,所以我们忘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感情、有判断能力的人。孩子虽然接受了我们的教导,但内心深

处仍然对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大人只当说教者、让孩子当实践者的家庭里,孩子下意识地懂得了光说不干的好处。因为说的人轻松,既没有失败等着他,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可做的人就不同了,既要敢于面对失败, 又要经受得起各种打击。这一发现,使家庭教育的负面作用增长了。

《三字经》的开头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天真善良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挑剔,专门发现别人的缺点呢?一方面是周围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他们从大人的行为中发现了很多秘密,比如说容易做难。所以大人都愿意说孩子或者让孩子怎样做,而大人自己不做。原来我们都以为孩子只会用耳朵听我们的,却不知道孩子喜欢用整个生命来接受信息,并不断地用自己的思考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和处理,最后,把判断的结果储存起来。孩子并不是大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他要看你是否也按照自己说的去做。

以身教子是最好的教育,

但以身教子实际是对教育者的一种挑战。

模仿是孩子自觉地接受的一种教育。模仿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孩子以自己原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寻找着生命的方向,努力靠近自己认为美的形象。但同时,在下意识里,孩子对成人身上的一些消极的情绪和被动行为, 也不自觉地进行着模仿。尤其对惰性、胆小、自卑、放纵等行为,更容易模仿。

孩子习惯了用整个生命接受外界信息。孩子的眼睛不停留在事物的某个点上,而观察事物的整体。因此,孩子喜欢从整体观察和认识成人,而不局限在个别言论上。孩子不用分割法解剖成人,而用整体论来研究成人。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对每个教育者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言行一致。

中国儒家文化一向重视的言必信、行必果,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思想。在孩子身上,我才懂得了它的深邃和永恒意义。孩子用整个生命接受着信息, 这就决定了教育者的身心不能分离,言行不能分离。中国流传了多少代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故事本身所表达的思想。它用一个具体的行为,阐述了中国人对生命教育真谛的发现和实践。

模仿是一种行为学习。它是靠生命的各个器官的参与来进行的。因此模仿更能渗透心灵,更容易成为支配行为的一种本能的力量。

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灌输知识,教育还要通过行为启发受教育者进行思考和追问。教育在心灵上耕耘和播种,通过受教育者自己生命的细胞和血液培植和生长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可能模糊,但经过生活和各种事物的点化、调试,会变得清晰,成为生命向上生长的推动力。

教育的自相矛盾,

使多少家长陷进泥潭不能自拔。

教育由于过分地强调某一点,而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整体发展和教育。比如过分强调知识学习,就忽略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因为有考大学的目标在天天召唤着,就放弃了对孩子情感和品行的培养。孩子常常被教育的目的性给分割着,局限于某一点的学习和进步。而孩子对大人的这种分割态度能敏感地感受到,并洞察出大人本身的自相矛盾。

“我常常不明白:父母为什么对我说的一样,做的一样。从小,他们就

告诉我,要关心和帮助别人。可当同学打来电话问我作业题时,他们就当我的面撒谎,说我不在家。有一次,我太生气了,就对着电话大声喊:‘我在家。’母亲气得满脸通红,最后,很无奈地把电话递给了我。放下电话,她说怕我帮助同学浪费时间,影响我的学习成绩。可我喜欢回答同学的问题, 我觉得那也是一种学习。在帮助别人解答问题的同时,我自己不就学得更深透吗?为什么他们要我关心别人,可我真的按照他们的话做了,他们又反对又阻挠呢?难道大人只是喜欢说得高尚一点,骨子里根本就不是那样想的。大人最喜欢心口不一了。”一个小女孩告诉我。

这个小女孩发现了家长的自相矛盾。这一发现可能彻底动摇她对家长的信任,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她已经开始怀疑家长的真诚,而且在行为上也对家长进行了反抗。不知道她的家长是否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出了问题。如果意识到了,并敢于坦诚地向孩子认错,还会重新在孩子的心中建立威信。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家长在孩子心中的神秘和高大形象渐渐褪色了。孩子越来越清楚地看见了我们的本色。行为教育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在信息社会里,媒介给孩子提供了广泛的吸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来自家庭的单一教导已经成为过去。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家长的价值观已经不再是孩子追求的方向。孩子更趋向于在现实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目的。

在家长已经丧失了影响孩子成长力量的时代,孩子一旦发现家长不过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家长的威信在孩子的心中就建立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