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
孩子靠自然呼吸法学习和动用语言。
孩子用生命的韵律和节奏揭示的不正是教育和教学的规律吗? 刚上三年级的女儿,经常写作文不标标点。
开始,我总是很生气地问:“老师不是教你点标点了吗?你为什么不点标点呢?”
她看着我愤怒的样子,努努嘴,不知该如何回答。
后来,她一要我看作文,我就让她念。她念的时候,停顿得很自然,也很有节奏感,可是本子上,还是经常不点标点。她的作文很少得 5 分。
有一天,我从书柜里随便拿出一本线装书。那竖排的繁体字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因没有标点符号,看上去眼睛没有停靠和喘息的地方,有点累。这让我想起小女儿的作文来了。不点标点不就是不给读者留有空白吗?现代人都讲究阅读快感,没有停顿和空白谁能读得下去呢?又翻了几页,我不自觉地读起没有标点的诗词来了。没想到,在我朗读的时候,我全然不再想标点的事了,而能自然地按照诗词的气韵和节奏进行停顿,甚至能准确地感觉到自己与诗人以相同的节拍进行呼吸。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里,诗人和作家都不使用标点符号。也许是因为那时识字的人少,写作不考虑阅读上的问题,作者只顾着一气呵成,让气韵贯穿到底,或只听凭思绪行云流水般前行,或任激情一泄千里地奔腾。这是写作的最原始的自然状态。
孩子生命里保存着最多的原始和自然的东西。孩子对语言的感觉和表述,是不是处于一种原始自然的状态,完全凭借生命气息的自然流动来表现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呢?
在没有使用标点符号之前,人在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时候,完全靠气的长短、靠气的快慢进行自然停顿,用整个生命的节奏来控制表达的速度。写文章也不用先学标点,而后再用语言表达,而是先有了表达的愿望和语言自然流动的节奏,为了阅读上的方便,才开始运用标点符号。其实,没有标点符号人也能很准确地靠气的运行和情绪的节奏进行表达和阅读。
孩子靠生命的本能理解着语言,使用着语言。对标点符号没有记忆与孩子生命还处于一种原始状态有关。那么该不该过早地教孩子使用标点符号呢?该不该过早地让孩子用理智死记标点符号的用途呢?
是像中国私塾学校那样先教学生背诵篇章呢?还是像现在语文教学从字、词、意、标点符号到句子到文章这样学习语言呢?
人类语言的进化和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孩子学习语言的方法如果和人类的语言进化规律相一致,就能少花一些时间,少走一些弯路。语文教学不能违背和颠倒人类语言进化发展的规律。语言的完整性和多义性往往因考试的统一答案给破坏了。对标点的严格要求也破坏了孩子自然表述思想和情感的韵律。
生命本身充满了和谐,语言的表达只是生命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头脑混乱的人,语言的表述思路不会清晰,同样一个情感混乱的人,语言所
表述的思路也不会清晰。语文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标点符号、字词乃至句子都是语言里的砖头瓦块,整天捡拾砖头瓦块的人,怎么能够用语言给自己建立一座思想和情感大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