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沉思之十九——教育新发现
一
人类通过学习积累着催促生命生长的内在财富, 教育不就是要帮助人提高学习的能力吗?
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在不时地告诉和提醒着我们,教育是什么?人在通过学习积累着催促生命生长的内在财富,教育不就是要帮助人提高学习积累财富的能力吗?
在中国的词汇里,教育一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生命含义。教育的根本是对生命生长和发展的关注。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对人的培育。如果说“教”是理智的一种行为的话(将人类保存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后人), 那么,“育”就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真实关爱,像对待生物一样,遵照生命自身的生长需要进行培育,而不是像加工物质产品那样严格地按照图纸设计进行生产。
教育一词中的“育”,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和关注,像农民种庄稼一样,以尊重不同植物的个性和生长规律松土和施肥,而不是按照本本主义或主观意志进行教育。
2000 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就已经准确地阐述了教育与个体生命生长的密切关系,并且完全从生命生长的需要出发创立了一整套关爱生命的教育思想。教育的实施和完成,实际上是引导每个受教育者学会用整个生命接收信息。
中国文化重视生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参与功能,提出教育不可缺少的三个生命学习阶段:体验、体察和体会。
“体验”所强调的是用整个生命触摸世界万物,通过温度、质地、色彩等多种渠道验证所接受的知识和经验。
“体察”所强调的是用整个生命来分辨事物的性质,为生命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有保留价值的信息。
“体会”是生命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第三个阶段,是在体验和体察的基础上的生命领悟和精神升华。
如果把孩子看作一个生物的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就会发现生命的自我学习能力,而不再把学习书本知识作为评定孩子好坏的惟一标准。自然会把孩子引领到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学习。
人类有着丰富的培育不同生物的经验,在尊重不同生物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创造和发明着新的培育方法。教育是人类发现自我和开发自我的一项巨大工程。人类通过教育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孩子在提醒我们重新研究和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为什么教育会陷进误区?为什么教育会限制和阻碍孩子的成长?我们不能不平心静气地研究一下我们所面对的教育问题了。
二
天知遮闭了我们的眼睛, 也堵塞了教育的渠道。
我们了解今天的孩子吗?从孩子的各种让我们头疼的表现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呢?
孩子有什么脾气?喜欢跟什么样人玩?在不同人面前有什么样的不同表现?
跟人闹矛盾时,孩子是逃避或激化矛盾,还是善于调解? 在跟人交往时,孩子是主动与人联系,还是被动等待?
面对一个新的或突如其来的问题,孩子是紧张,还积极动脑子思考? 在各种情绪冲撞下,孩子的情绪流动是受别人左右,还是能自己主动控
制和把握?
在竞争中失败了,孩子是哭闹,责怪别人,还是沉思默想,在寻找自我失败的原因?
这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当我们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是很难发现的。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承认对孩子我们还很无知。因为无知,我们很多时候就免不了盲从,免不了主观主义,完全忽略孩子自身的情况,而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定各种各样的目标,盲目地跟别的孩子攀比,盲目地对孩子的行为下结论,结果离孩子自身成长的速度越来越远。
独生子女,已经失去了天然的群体教育环境,再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 使孩子没有机会在群体里获得自我认识和成长的机会,也使家长失去了了解孩子的机会。
打开家门,跟孩子一起走出来,让孩子在群体环境中,通过交往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自我调整。把孩子放在群体里,家长会更真切地看清孩子在各种情况下、在不同的对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能力,从中了解孩子各个阶段成长中的不同情况。
三
尊重生命是教育的前提,
忽略生命自身,何从谈教育呢?
孩子的生长速度和运动的曲线有遗传的因素,有营养的因素,有水土的因素。这些天生的和后天的因素决定了孩子的差异。有差异就不能类比,不能拿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孩子。学校里一个标准,家长也一个标准, 而且都拿一个高标准——分数来衡量孩子,这种衡量一方面衡量得家长常常生出不满和怒气,另一方面也衡量得孩子灰心丧气。
分数只能说明孩子一方面的能力——在纸上还原给老师知识的能力,根本不是孩子的全部能力。它只是孩子生命之树上冒出的一个枝树杈,并不是孩子的全部枝叶。如果仅仅因孩子局部成长出了点问题或不尽人意,而过早地给孩子下定义,过早地对孩子灰心丧气,那势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每个家长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晚会走几个月或晚冒话几天,模样比别的孩子差点,个比别人矮点或瘦点,但不能接受比别的孩子学习差,不能接受打不了 100 分。其实家长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
到了 3 岁就会编故事,也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了 6 岁,就都喜欢识字或算术。即使智商相同的孩子,兴奋点和生长的速度也不同。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和面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呢?
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家长都持一个观点:学习好不好是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命运的大事。很显然,学习不好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没有高薪水,没有高薪水就过不上好日子。这一推理既合乎历史也合乎现实的逻辑。家长为此着急上火的确有其道理。但教育本身并不听信这样的逻辑,人才也不是由这样的逻辑培养出来的,一个人的命运也不完全是按照这套逻辑演变的。
四 孩子给我们提供了无数次机会,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教育的良机?
从什么时候,孩子不爱发问了,好奇心少了,懒散了?
几乎每个父母都曾被孩子没完没了的问题问笑了,问住了,问烦了。孩子的好奇心最强。好奇心是孩子了解世界和自己的原动力。学问,学问,讲的就是学和问。孩子不爱问了,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热情减少了。什么时候减少的?怎么减少的?是孩子自己变懒的,还是我们使它变懒的?做父母的是不是该经常问问自己?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 4 岁的小男孩,跪在椅子上,用手扶着椅背, 小眼睛滴滴溜溜转着往外张望。乘务员刚报完鼓楼站到了,鼓楼就出现在车窗前。小男孩把脸贴在车窗上,看鼓楼。突然,他回过头:“妈妈鼓楼是什么地方?”
一个 30 岁左右的妇女,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声音里透出一股烦躁之气: “鼓楼就是鼓楼呗。”
小男孩转过脸,继续盯着窗外的鼓楼,直到车拐弯了,鼓楼被一座高楼挡住了,才慢慢地回过头来。他的小眼睛用力眨了一下,闪出一道光:“妈妈,黄鼠狼什么样?”说完,他仰着头看着母亲,等待回答。
“跟狗差不多。”他妈妈看都没看他一眼,就拿这句话把他的嘴给堵上了。
后来,小男孩不再说话了,眼睛始终望着窗外⋯⋯
这个小男孩还会提出许多问题。如果他的妈妈总以这种极简单、极冷淡的态度回答,他的热情、兴趣、好奇心就会因得不到激发,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他还能从妈妈的态度里得出一个结论:一切都很简单,没有什么奥秘,鼓楼就是鼓楼呗,黄鼠狼跟狗差不多,并因而失去探索世界的热情,失去穷追不舍、求根问底的追求意识,失去对一切事物新鲜而神秘的感受。
等这个小孩儿长大了,上学读书时,拿起书本,他不再想那文字和数学符号里藏着多少秘密,而对知识缺少好奇心和渴求心理,学习成绩平平,他的母亲就开始对他不满,责骂他懒、笨、不争气,对他伤心,为他焦虑,甚至失望,却不会反省自己,也不会想到是自己一次次把一个聪明好问的孩子的嘴巴给堵住了。
孩子无数次地给父母提供诱导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机会,父母不去抓住,一次次失去了机会,反过来,当孩子对一切失去热情和好奇心时, 又责怪孩子,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有些父母,以自己文化水平低,回答不了孩子提出的希奇古怪的问题作理由,搪塞、敷衍、阻止孩子提问。很多父母认为:如果不能回答孩子的问题,就不用接受孩子的提问。
其实,孩子提问题,纯属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所至,满足这一好奇心的不一定非是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和诱发好奇心的方法,激励和促进孩子探索事物的热情。在孩子的眼中,世界如同一座迷宫,每一个孩子都不需要指出出口在哪儿,只需要将其领进迷宫,给他以探索的机会,而出口要他自己去寻找。
如果车上那位母亲,不是冷冰冰地拒绝孩子的问题,而是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以同样的好奇去问:哎呀,鼓楼是什么地方?这个楼有多大年纪了? 那里面一定有一个大鼓吧?什么时候敲响呢?或者对孩子说,真的,妈妈还不知道鼓楼是什么地方呢,我想书里一定有记载。我们回家找找书,问问别人,一定能知道鼓楼的秘密。孩子从母亲的追问中能产生一系列联想,甚至能编出故事,并且对书产生兴趣,对一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能有更广泛的思路。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能做到的。
世上没有一个万事通的母亲,也没有一个天生懒散的孩子。问题往往出在失去一个又一个施教的机会。
当孩子向你提出问题的时候,请不要急于回答或为回答不了而发愁,只要你蹲下来跟孩子一起追问,一块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就足够了。请抓住, 紧紧抓住孩子给你提供的每一个施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