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沉思之二——宠爱的后果

欲望原本是一个点,

由宠爱催化后开始扩散。

孩子有驾驭、控制人和周围环境的欲望。这是一种自然的欲望。但这些欲望太强烈或太容易得到满足,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控制欲和支配心理,就会把孩子生命中的那种天生的控制欲引导出来,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种不可排除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家里如果顺利地得到释放,等孩子走出家门后,就会以惯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去跟别人交往,结果常常受挫。很多成人在生活中总有挫败感,其实,根本不是生活故意跟他过不去或周围的人有意跟他过不去,而是他走出家门后再也找不到那种受宠的感觉。

孩子的欲望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些欲望是孩子生命向上生长的推动力,比如由好奇心生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学习的欲望,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长大的欲望,喜欢逞能的欲望。而有些欲望则相反,不但不能推动孩子生命向上生长,反而会阻止孩子生命的生长,比如占有欲,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分不清所属关系,驾驭和控制他人的欲望,以要挟的方式强迫别人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有欲望是正常的,即使是不合理的欲望,也是生命生长中必然要产生的内容。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这些欲望,是需要家长认真研究的。家长需要能够分清孩子这种欲望的性质,并清楚地知道哪些欲望该满足、该鼓励,哪些欲望不能满足并要根除掉。不能让不合理的欲望在孩子生命中占主导地位。不合理的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孩子一旦尝到满足的滋味,那些欲望就会立刻蜕变成一种能力,时时要求释放出来。

因为孩子弱小,在表达欲望和强调欲望时常常要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 比如要挟别人,以哭闹的方式或以寻死的方式。这些手段一旦成功,就会被孩子视为最好的武器,以后会经常使用,并以为百发百中。等走出家门,环境变了,对象变了,但他的心理并没有变,还会一如既往地使用这些招术, 结果总是失败。但他并不知道挫败的原因,还会无限地使用此招支配和控制

别人。

被父母宠坏的孩子心理最脆弱,当他把跟父母交往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带到其他人群里,惯用的武器——要挟人一失灵,他就不知道怎样跟人交往了。

被宠坏的孩子一般对外部环境变化缺少关注,因为他只关注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在生活中一旦自己的欲望不被重视,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心生怨恨。

欲望原本只是一个点,由于被反复强化,慢慢扩散了,就覆盖了生命的很多地方。欲望能淹没情感,也能淹没理智。生命好比是一个○,欲望在生命里如果占据的阴影越大,生命的其他能量所剩的地盘就越小。

犯罪、侵略、暴力心理都是欲望的产品。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惯子如杀子”。为什么惯子如杀子呢?这里所说的惯就是孩子要啥给啥。但父母有老的时候,有给不了的时候,而孩子的欲望却并没有因父母的衰老而减退。在父母那得不到,他就会向整个世界疯狂地讨要,一是用暴力手段,总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一是常常觉得遭到莫大的挫败,周围的人总不成全他。

生命的第一道曙光——自我意识出现后, 占有意识便随之出现⋯⋯

孩子与母体的分离,标志着一个个体生命的诞生。而这只是生命完成的第一次分离,只是一个独立的人出现了。

当孩子第一次会说“我”的时候,生命的第一道曙光——自我意识出现了。

自我意识是人从动物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的第一道分界线。当孩子开始用“我”来称呼自己时,她就开始有了分辨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出现,占有意识也出现了。当孩子说“我想要什么”和“我想做什么”的时候,她不但已经学会了把自己从众多的现象和事物中分离出来,也学会了要控制和占有自己之外的一切。

“我想怎样和我要怎样。”这是孩子最初提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也是人本能的驾驭环境的原始心理。这种要求和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如果这种要求和心理一味地得到满足,而有朝一日突然中断了,她就要采取极端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

小女儿以砸地球来威胁和要挟我们,这不是她发明的专利,而是所有人在人生之初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如果得到强化或得到纵恿, 就会助长不合理的欲望无限膨胀起来。当孩子的愿望第一次遭到拒绝而以哭闹作武器袭击家长获得成功时,孩子就懂得了这一武器的妙用。她就会不时地向家长发起进攻。几乎每个家长都不同程度地被孩子袭击过。只是有的家长及时地击溃了这一欲望,让孩子手里的这一武器失灵了。而有的家长在孩子哭闹、满地打滚、砸东西的猛烈攻势面前,节节溃败。结果孩子越战越勇, 彻底拉出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架势。这种孩子在父母那里打了胜仗,走出家门,仍会以此为武器,袭击所有需要袭击的人,结果一打败仗,便以更大的毁灭性的方式发起进攻。社会上的那些失恋后给对方毁容的人;那些对周围环境总是不满意,最后以极端手段施暴的人;那些习惯以自杀或破坏恫吓上司的人;那些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活得好,被妒嫉心折磨得失去理智的人,仔细追究他们的童年生活,几乎个个都是在父母面前可以为所欲为长大

的,几乎个个都拿起童年对付父母的武器与他人作战,几乎个个都不同程度地重复童年满足欲望所采取的极端手段。

当生命的第一道曙光从孩子身上放射出来的时侯,占有欲和为了满足占有欲而生出来的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也随之出现了。怎样判断、分析和引导孩子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并及时地给予引导和教育,是每个家长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放纵孩子的欲望,无限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如同在孩子的生命里种下苦果。凡是被父母娇宠着长大的孩子,一离开父母,便开始品尝痛苦的滋味, 甚至以一生为代价来吞食童年父母亲手播下的这一苦果。

“惯子如杀子”,原因就在于孩子在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就采取极端手段的家庭里,通过反复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即这个世界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可一走出家庭,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处处碰壁, 在家里使用的那些灵丹妙药全失灵了,对付父母的那些枪支弹药也全出故障了,因此不得不陷进挫败和失意的陷阱里,又难以自拔。他便以更强的火力向跟自己过不去的一切发起更大的进攻,灾难也就随之降临了。

受宠儿童如同被捧在空中, 大人一失手,就坠落在地上。

人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世界,对待自己与他人,主要取决其童年与世界、与他人联系的方式,取决于他最初接触的人——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父母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儿童,不仅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一生对父母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影响并决定了孩子以怎样的态度认识世界,以怎样的态度与他人合作,怎样看待自己和评价自己。

儿童时期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实现期。在这一段时间里,儿童关注较多的是本能欲望如何实现,而父母对儿童各种欲望是采取过分满足还是压抑的态度,对儿童的心理形成具有巨大无形的影响。欲望无限制地得到满足的儿童与严格被管制的儿童,其心理状态有着天壤之别。

儿童从父母在各种情形下对自己采取的态度中,往往能洞察出自己与父母间种种细微关系的奥妙,并学会对付父母的种种手段。

当儿童发现哭闹、撒泼、装病能达到目的或者撒谎、要挟、寻死等方法能逃避惩罚时,儿童就学会和掌握了对付他人、满足自己的一种生存态度和方式,而这种态度并不因为长大、远离父母而改变和消失。相反,它留存在人整个一生中,并时时影响人的命运。青春期屡遭失败或一生中总是失意的人,多是受宠儿童。受宠儿童从父母的娇惯、依从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特殊地位,于是,学会了以自己的优势和特殊地位与他人建立联系,由于习惯了惟我独尊,习惯了被娇宠,习惯了被关注,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独自闯进新生活后,常常遭受挫败,因感情脆弱、缺少合作精神和自立能力,常常陷入各种困境。

■强烈的欲望满足心理

受宠儿童在父母的言行中得到一种暗示,即有求必应,如不应,一采取极端手段就能生效,诸如想买个玩具,遭到拒绝,躺在玩具店里打滚;为了某个愿望,不停地哭闹、逃跑、声称自杀,都能达到目的。儿童从父母的溺爱中发现了这些极端手段的妙用,就不断地重复使用,以致形成了一种心理

定式(或叫作条件反射),并在与人交往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心理支配。

受宠儿童的欲望满足心理,使其无法与人和谐平等相处,而感情的脆弱, 又加深了对失败的恐惧。能力与智慧自然丧失在自我纠缠之中。在社会生活中受宠儿童不管其天赋才华如何,几乎无一不与失意的命运相伴随。这不能不说是宠爱酿造出来的苦果。

■强烈的行为依赖心理

人从降生到独自迈出第一步,完成了生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也就是生命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开始。每个儿童,在能独自迈出第一步的同时,独立意识也就萌生了。随着智力的发展,思维能力与行为能力相应提高了,要求独立的愿望也逐渐强烈。在这期间,如果父母放开孩子的手脚,少干扰阻拦孩子的行为,儿童的独立性会得到健康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

毫无疑问,儿童的依赖心理是环境造成的,决非遗传或天性。受宠儿童所处的环境正是独立行为受限制的溺爱环境。由于父母过多地替孩子劳作, 承担任务,使儿童丧失了训练、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这种丧失,生长出一种难以治愈的病症——依赖。而儿童对父母的依赖,在其独自闯进社会后, 开始转向他人。他将寻找新的依赖。在失去依赖、寻找依赖的过程中,他感情和精神必然遭受打击,逐渐丧失自信心而成为充满忧郁、自卑的不快活的人。

■强烈的自我失落心理

人的失落感,来自自我价值意识。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价值的确认, 源于和外部世界的碰撞。儿童在独立行动时,和周围世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接触,有欢乐愉快,也有悲伤与困惑,有对自己能力的发现,也有对外界的恐惧。儿童在这种磕磕碰碰中洞见了自己,激发了自己,估量着自己的能力, 进而萌生出自我价值意识。

受宠儿童,由于得到过多的溺爱,失去了独立行动的可能性和各种磕碰机会,对自己的发现、认识和评价,单一来自与父母的联系,使其自我价值意识仅存在于父母的肯定与否定之中,并时时接受这种肯定和否定的制约。他们对受宠和失宠十分敏感,对环境也十分敏感,并在行动上甘愿受舆论的左右,即得到赞美就欢喜,受到批评就丧气。

在日常生活中,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渴望赞美胜过渴望成功。他们的快乐和自信只来自外界的鼓励与评价,而不来自内心的呼唤。他们喜欢盲从地跟随舆论走,到新的环境或岗位,总感到失落、不如意。内心的苦闷,加上外界的格格不入,经常使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