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再长大一次

欲望是生命成长的一种内驱力。 没有欲望的推动,孩子难以长大。

我也常常自相矛盾,一边强调对孩子采取放手教育,一方面又不自觉地喜欢把孩子紧紧地攥在手心。

1996 年暑假,报社组织子女夏令营。小女儿要去,丈夫也支持她,可我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她还小,独自跟大队伍到外地去,我不放心。但我一直没敢公开自己的态度,只是跟丈夫反复强调我的观点。

报名前一天,我假装跟小女儿商量,先铺垫了一个人去如何不容易的话, 然后说,要听听她的意见。

“我想去。”小女儿一点没犹豫。 “妈妈不去,你也想去吗?如果你不去,妈妈可以带你去一个你没去过

的地方。”我以诱导的方式劝她。“不,我想去。”她根本没顺着我的思路走。“你为什么一定要跟他们去呢?”我不明白她如此固执的原因。

“你不是说,小孩自己出一次门,就长大一次吗?我要再长大一次!你就让我自己再长大一次吧!”她拿我的理论劝导我,迫使我不再反对她。

紧接着,她提出一个要求:“妈妈,能给我点零花钱吗?” “当然可以。你想要多少?”我问。

“能多给我一点吗?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出门。”她故意把第一次出门几个字加重,想提醒我注意。

我知道她还惦记着在承德看见的那对蓝色的小手镯。上次因为太贵,我不同意给她买,她就站在那跟卖主侃价,用商量的口气一遍遍问,能再便宜点吗。那个下午,不论走到哪儿,只要一看见那种小手镯,她就上去侃价。因为我不肯妥协,卖主也不肯降价,她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承德。

这次夏令营,还要去承德,她一定想着那对小手镯。“好吧,你想要多少钱?”我把权力交给她。“能给我 20 元钱吗?”说完她还冲我吐了下舌头, 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要求过高了。

“我给你 30 元钱,如果没花都归你。”我刚说完,她就激动起来。

“30 元钱,给这么多?没花就都给我了?”对我突然这么慷慨,她还有点半信半疑。

从夏令营回来,她真的长大了。我给的零花钱,她一分没花,还会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背包。

“你没看见那对天蓝色的小手镯吗?为什么没买?是钱不够?”我想知道她为什么要钱,又为什么一分钱也没花。

“看见了,太贵了,要买了小手镯我就再也没有 30 元钱了。”自从她知

道这 30 元钱属于她以后,她就开始盘算怎么省钱,而不是怎么花钱。因为这些钱已经属于她了。

所属感给每个人圈定了一块疆域。人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格外珍视,这不完全是由私心在作怪或者是自私自利行为。其实,这是人的本能,一切动物的本能。孩子只是不会掩藏这种本能而已。人对自己的私有财产精心管理和保护,对自己之外的财产却喜欢浪费和挥霍。不掏自己腰包时,人可以慷慨大方,一要掏自己的腰包,情形就变了。孩子不也如此吗?

人与物的联系只有被占有时,才在心理上产生所属感。这种所属感不断派生出责任感。人的责任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责任和所属是密不可分的。钱从父母手里往外掏时,孩子不会动脑子想,也不会考虑该不该花。可钱一转到孩子的手里,一属于她,她对钱的态度为什么就变了呢?

人的关注点是一点点扩大的。人的占有意识和心理也像湖面上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孩子与外界最早发生的联系,不就是这样一点点扩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