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沉思之十三——消费与心理健康

消费不是一项简单的购物,

因为情感和审美心理一直参与消费。

消费是一种精神活动,能左右人的心理和行为。消费主义泛滥正在一点点漫过心灵的堤坝。

消费是生活所需。人活着就是要不断地消费自然和社会提供的产品,并以此维系着生命的各种需要。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社会生产只能满足人生活的最低水平,人的任何需要都还谈不上消费。消费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

消费不是简单的购物。消费的过程也是情感参与、展示精神形象的一个过程。既然有情感参与和自我形象展现,便需要教育和引导。在充斥着广告大战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里长大的孩子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消费。这是教科书里没有的、而在生活里时时刻刻都要接触的学习内容。因为消费与情感有关,与人的形象(面子)有关,与人的品德教育有关,消费便成了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新的不可忽略的课题。

消费在情感里注入些什么?

在消费活动中心灵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转动?

孩子本来不懂得什么是消费的,可孩子从大人购物时的各种表情里感受得到购物、占有商品的快乐和沮丧。人天性的占有欲使孩子迅速地接受了消费这种占有方式,并迅速地对消费投入热情。由于对世界的无知和视野的局限,孩子往往以为商场里的商品自己可以随便占有。可当孩子不能如愿以偿, 想买的东西没有买到手,或因为父母没钱,或因为被父母拒绝,孩子就不会用理性思考自己要求的对错,而只是尝到感情上受挫的滋味。有些孩子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就高兴,买不到就生气,或者任性地在商场当众多的人大哭大叫,胁迫父母屈服自己的选择。消费在孩子的心里不再是单纯的一种物质需要,已经上升为一种心理和精神需要。快乐与失望的情绪直接跟消费发生了联系。情感开始左右消费行为。

在孩子还没有品尝创造快乐的时候,便品尝了消费的快乐,孩子的情感不得不向消费倾斜。还因为消费容易,不用费任何力气,伸手可得,孩子自然青睐消费,喜欢在消费中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快乐。消费需要钱,没有钱垫底,根本谈不上消费。孩子的情感又被迫地跟钱发生了联系。获得钱是获得消费快乐的前提。当孩子过早地掌握这一把获得快乐的钥匙时,孩子的目光经常会扫射到钱上,并常为能否得到和失去钱而转动脑筋。很多少年走上罪犯道路,最原始的动机只是想得到惟有在消费中才能得到的那种心理满足。

孩子一旦通过消费、通过钱获得情感快乐,钱和消费过程就成了快乐情

感的发源地。有钱,有机会消费,便有快乐。没钱或没有机会消费便痛苦。而且这种情绪会贯穿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从小花钱花惯了,并通过花钱买来过欢乐的孩子,长大后仍然习惯以这种方式购买快乐。如果没有钱,他就会想法设法找到钱,哪怕触犯法律。购物也跟吸鸦片一样有瘾,只不过吸鸦片的快乐是通过血液传递的,而购物的快乐则是通过无限地占有、由虚荣心和占有欲膨胀传递的。

当消费—跟情感沾边,情感—跟钱沾边,孩子的心灵就容易染上各种颜色。不健康的消费心理随时可能导致孩子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

消费塑造着怎样的心灵形象?

孩子在消费过程中寻找到了什么?

人有两种形象,一种是外在的形象,一种是自我心理形象。现代社会所流行的自我包装,一方面要给人看,一方面要找到心理满足的那种感觉。

穿名牌和进精品店不但给人心理上平添了一种优越感,在行为举止上也不对人有所约束。人要统一自己的形象给人看,甚至喜欢拔高自己的形象。通过高消费来证实自己的地位、身份和社会价值日趋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进什么档次的饭店,穿什么样品牌的服装,乘什么型号的轿车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身份和自我形象的标志。孩子一迈进入商品消费这个世界,也就开始以消费的档次和品牌来审视自己的形象。

孩子比大人更关注自己的形象。因为孩子对自己缺少充分的认识,不能把握自己的行为,更不知道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经常需要从别人的瞳人里看自己形象的美丑,需要从别人的评价里了解自己行为的对错。

消费本身是人自我形象的一种创造。在精品店购物是一种形象,在小商场或街头小摊购物是另一种形象。穿名牌服装、名牌鞋、骑名牌车是一种形象,穿普通服装和鞋是另一种形象。由于人类一直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便不时地花样翻新地发明制造出各种服装来装饰自己。靠服饰塑造自己形象是人类的古老发明。孩子最容易借用这一古老的发明来审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和地位。

孩子中出现的攀比风、请客送礼风,不过是借助消费寻找自我形象的一种变形。爱面子,怕别人讥笑,怕别人看不起是孩子相互攀比花钱的根源。如果别人拥有某种商品,自己没有,就生出失落感。为了抵御这种失落的痛苦,孩子学习在消费中创造快乐的方法。从购买小商品开始,从小规模地请客送礼开始,不断地品尝和体会着消费的滋味,借助消费炫耀自己,借助消费抬高自己,借助消费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这些很容易在孩子中流行。而孩子的真实形象也最容易被商品涂抹得失去色彩。

孩子天生喜欢逞能,喜欢扮演英雄,喜欢占上风。当消费热伴着攀比风刮进孩子的世界,任何一个孩子都会被这股风卷得不知去向。在消费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情感和自我形象已经跟消费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消费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感已经代替了其他快乐。借助消费和通过消费来弥补空虚一进入潜意识,便成了人终生都摆脱不掉的顽疾。

洋消费在侵蚀着民族情感。

当孩子的心中装满洋货以后⋯⋯

人的情感不是凭空培植出来的。情感有根。情感的根扎在生活中那些最

朴素最平凡的细小情节里,渗透在每天都必须重复的吃、穿、住、行的琐碎的小事里。

情感的记忆要借助形象来完成。在人的记忆屏幕上,一个是可看可感能够触摸的物质的形象。比如:我们对家的记忆和感情,首先是家的房子,然后是屋里的摆设,再然后是餐桌上的饭菜,再再然后是饭菜的味道和吃饭时的各种画面——这是对物的记忆。还有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牢牢地印在心理上的由物转化的精神形象。比如:我们一想起故乡,便要想起故乡的太阳或月亮爬上树梢的心情,还有闻着春天刚刚破土的小草散发出的清香味时的感觉以及听风声雨声和各种动物叫声时心灵颤动的频率。于是,我们的记忆被情感引导着,我们的情感被记忆中的场景、画面和所接触的各种物质形象引导着。我们对家乡的记忆是具体的、可描绘的,也是虚空的、不能描绘、只能感受的,前者是物象对感官的刺激,后者是精神对心灵的占据。

一个人对家乡的感情源于对家的情感,一个人对民族的情感源于对家乡的情感。情感的生长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展,由里及外,由近及远。我们往往是因为想起家乡的某种饭菜才想家的或者想起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某种饭菜。生命对物质的记忆是精神和情感的源泉。没有具体的物质形象在心灵中生根,便不可能有精神和情感诞生。吃什么样饭,穿什么样衣服便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一个吃中国饭和穿中国衣服长大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抹不掉对中国的记忆,割不断与中国的情感。吃、穿、住、行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给人提供可满足的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影响着人情感和心灵的方向。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由两种形象确立的,一种是物质文明形象,一种是精神文明形象。我们接受历史是通过接受历史的物质文明形象来接受其精神的。中国的四大发明、陶瓷、丝绸、万里长城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的物质形象。在我们走近、观赏和享用这些物质产品的时候,我们的情感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情感在心灵里一点点生长着,以至成为支撑我们生命的支点。后人总是生活在前人创造的物质世界里,对历史的认识源于对前人所接

受的物质产品的认识和享用。对历史和前人的感情也源于对所接受的物质世界的认识和享用。前人创造多少,我们便认识多少。我们的感情也就或浓或淡地与历史联系着。

当洋消费从吃、穿、住、行全面向中国孩子包围过来,吃洋饭,穿洋装, 坐洋车,住洋房,抱洋娃娃,过洋节,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工业形象、我们这一代父母给孩子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我们对孩子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便渐渐成为空谈。

吃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以及各种洋烧烤,已经改变了孩子的味觉系统。几乎都市的孩子个个都喜欢麦当劳,也喜欢家长以去“麦当劳”作为奖励。穿洋装也已经改变了孩子的心理形象。一说名牌,言必谈洋名牌。洋车世界更是孩子乐于谈论的话题。洋房,那种欧式的童话小洋楼满足了孩子的想象。过洋节在孩子心里已经成了某种时尚。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孩子中越来越风行。

随着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开始共享各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在享用外来文明的时候,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播渠道往往被切断了。尤其对于生命正处于大量吸收时期的孩子来说,给其什么,便在其生命里生长出什么,给其什么,便记住什么,记住什么,便对什么产生感情。

民族情感是靠生命吸收大量的融汇着民族创造精神的物质产品滋生和发展的。切断了与民族物质文化的联系,就等于切断了血脉相通的民族感情。当孩子热衷于洋消费时,孩子已经向我们发出了警告:我们给孩子创造

的物质世界不够好。因为我们拿不出好的名产品,孩子才去追洋产品。我们对孩子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不深入孩子的心灵,就是因为说教是空泛的,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孩子对世界的每一点认识都来源于具体的对物质世界的直接感受和享用。

五 广告把孩子带进了另一个世界。 孩子从广告词中学会自我推销。

广告不但改变了人的商品意识,也在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向。自从广告走进我们的世界,我们便开始过着由广告引导的消费生活。在广告大战的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几乎是背广告词长大的。广告词甚至成了他们最早掌握的语言。广告也就以特有的魔力统治着他们的欲望。广告产品更是他们时刻想享用的产品,甚至成了他们思维方式和心理的导播装置。

如果说广告是对产品的一种包装,那广告词就是精美的包装材料。广告词是否上口易记,又具有蛊惑人心的煽动力量,的确影响着对产品的包装效果。广告作为一种推销形式,有其自己独特的语言——在短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和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词汇向公众展示自己最精彩、最能打动人心的形象。

孩子对语言的接受是没有选择的。广告语言再加上广告画面对孩子能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这种效果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感、心灵和自我形象。模仿广告语言,以广告语言来描述自己、推销自己不但成了孩子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成了孩子思维的一种方式。

比如:广告里常用的“你想了解×××?那请你跟我×××。 再比如:广告里习惯用“给你一个惊奇或一份惊喜”之类的词。

孩子在接受这类词汇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了一种推销思维,那就是站在主动的立场上,以我能给你什么来夸大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完全以一个自信者的形象说话。

在广告没出现以前或在广告不发达的社会里,人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意识不强,人更喜欢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当广告语言被接受时,人们也就开始接受了个人的广告式的自我表现。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 这种模仿本身对孩子是一种自信教育。自信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动力。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此任。

广告词对心理的误导,

给一片空白的孩子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误区。

广告词喜欢以承诺和允诺的方式推销产品,而且对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给予不同的允诺,并专门允诺那些人们急于想得到的产品。比如:对老人允诺健康,对孩子允诺聪明,对男人允诺强健,对女人允诺青春, 对富人允诺减肥,对穷人允诺发财。因为广告词瞄准的是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在句子结构和语气上都是直指人心的。

像模仿广告词一样,孩子不加选择地接受了广告对心理的引导。电视广告里说:

“喝了×××,吃饭就是香。” “吃了×××,保你更聪明。”

还有更直接、更具有诱惑和现实意义的广告语竟然说:“吃了×××, 保你考试打 100。”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够好、打 100 分有困难的孩子,这些广告允诺了一个新希望,孩子和家长便不顾一切地扑向这个希望。广告一时间成了拯救失败的灵丹妙药。

如果说孩子模仿广告的自我推销式语言有助于自信的话,那么过多地接受广告对心理和欲望的引导便有损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误区。

孩子一旦迷信某一产品能帮助自己改变胃口和学习成绩,就会对某一产品怀有依赖感,而彻底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被动地等待所迷信的产品给自己带来的奇效和福音。

广告对心理的误导直接渗入潜意识里,成为生命中最活跃、最容易控制思维走向的细胞,随时随地都会冒出来左右人的头脑。接受这种误导就意味着接受了一种被动式的思维方式,而被动思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天敌。

七 广告只负责鼓动消费者慷慨解囊, 而不负责满足膨胀的物欲。

广告在不时地提醒人和蛊惑人消费。消费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人也叫消费者。消费本身并不是单纯地购物,消费有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参与, 消费心理也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但广告不管这些,广告只有一个任务—— 鼓动消费者倾囊购物。

孩子是广告最看重的消费群体。广告大战争夺最激烈的战俘是孩子。孩子在电视里看见什么,只要勾出欲望,就立刻想得到满足。广告天天在推销新产品,孩子就天天有欲望被勾出来,欲望得到满足便快乐,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孩子跟物质世界的联系不再是简单地享用,还有情感瓜葛。

消费者有消费者的形象。因为商品有高档和低档、名牌和杂牌之分,商店有精品店与地摊、专买店与百货店之分,消费者也就有了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在孩子的世界里最有市场,也最容易风行。孩子都处于同样的接受教育的位置,除了学习成绩有高低之分外,几乎没有多少可以证明和显示自身优越的条件。消费能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优势。比花钱,比名牌,比广告商品占有的数量,甚至比谁知道的广告多,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态度。

由于消费能证明自我形象,满足情感需要,孩子的快乐更多地被物化了。现代孩子的玩具日趋高档化、精美化,随之而来的是孩子日趋不爱动脑筋, 在没有玩具的情况下不会自己创造快乐。

在孩子没有学会创造之前,便学会了消费。消费给心理带来的影响也就远远地超过了创造。广告在渲染和允诺给孩子各种产品的时候,就无形地物化了孩子的心灵。

随着广告越来越深入孩子的生活,由广告带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广告对孩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需要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成为每个家庭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