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认错

向孩子认错如同向孩子道谢一样, 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

我误解了刚刚 3 岁的小女儿,而且当着她小朋友的面。

她争辩失败后,就哭,哭得非常伤心。我被她的眼泪打动了,最后蹲下

身来,听完她的解释。我终于对孩子说:“对不起,是妈妈错了。”

女儿手里攥一个小花手绢。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正在跟她告别。她一边挥动那个花手绢,一边向我跑来。我警惕地看着那个花手绢:“请把小朋友的手绢放回去。”我小声告诉她。

“这不是小朋友的,是我的。”她摇着头。 “不是你的,妈妈从来没给你买过这样的手绢。放回去。”我的声音提

高了一个八度。 “是我的,是乐乐给我的。”她紧紧地攥着那个手绢。我以为乐乐是她

的小朋友,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周围亲戚根本没有叫乐乐的小孩。“你不能拿人家的东西,放回教室去。”我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她看我那副坚定的态度, 知道拧不过去,就流着眼泪回到教室,把手绢放在桌子上。老师随后跟出来, 一帮小朋友也跟出来。她们都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看着满脸泪痕的孩子和满脸怒气的我。

“她把小朋友的手绢拿出来了。我让她送回去。”我用语气塑造着一个从小事抓起、不让孩子沾染恶习、懂得教育的母亲形象。

那满头白发的老教师慈祥地笑了:“孩子拿错东西是常有的事,天天都有。没事的,别哭了,快跟妈妈回家吧!”说完,老师的手放在小女儿的头上抚摸两下,还大声补充一句:“这孩子可懂事了。”那些出来看热闹的小朋友开始都瞪大眼睛看小女儿,后来又都跟她挥手再见。

“妈妈,那个手绢是我的,是乐乐姐姐给我的。”她仰着头,拽着我的衣襟不停地摇动着。

“乐乐姐姐?你哪有个乐乐姐姐呀?”我继续往前走。 “我有,就是电视里说的鄂尔多斯那个地方的,她在龙潭湖玩给我的。”

她仍在拽着我的衣襟摇动着。

我想起来了,那天在龙潭湖乐乐是给了她一个花手绢,是我冤枉了她。“对不起,是妈妈记错了。”我蹲下身,帮她擦着眼泪。

“那小朋友和老师还不知道呢。”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愁云。她在担心老师和小朋友也误解她。

“没关系,妈妈向老师和小朋友去认错,把你的手绢拿回来,行吗?” 我故意征求她的意见。

她擦擦脸,笑了:“那好吧。”

走进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都迎过来。我向老师讲清情况,道了歉。她进教室拿回那个小手绢,然后,一蹦一跳地跑出来。

回家的路上,我又一次向她道歉。她以一种宽宏大度的口气说:“没关系,改了就好。”说完,还调皮地冲我笑。

在孩子面前,如果大人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真诚主动地向孩子认错, 不但能赢得孩子的信赖和尊敬,还等于给孩子上了人生不可缺少的一课。向孩子认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大人的判断会出错,大人也有冤枉孩子的时候,大人和孩子之间也有误解。但由于大人怕在孩子心中失去权威形象, 怕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不再服管,怕自己在孩子面前尊严扫地,即使是错了, 也要强词本理,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掩盖自己,以为这样就能保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变色。

误解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问题。有些时候,我们也会误解孩子,由于孩子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但只要发现自己错了,我们就应

主动向孩子认错,不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不有意维护自己的面子。完全从大人神圣论中走出来,以平等的态度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就能得到孩子的谅解和尊重。

孩子为什么犯了错误不敢承认?一是怕受到惩罚,二是没有从大人那里学会认错。大人错了,总喜欢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千方百计地掩藏起来。孩子因此知道对待错误的两种态度,一是掩藏,二是死不认错。

向孩子认错,是在教给孩子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因为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出错如同家常便饭一样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事,重要的是如何减少出错, 以什么态度看待自己的错误和他人的错误,即不被错误打倒、也不回避错误。人与相处总会有误解,向人认了错,误解就消除了。坚持错误,甚至包藏错误。只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我们和孩子之间不也同样随时可能出现隔阂吗?

孩子从大人身上真正学到的不是那些书本上早有记载的知识,而是待人和待己的生活态度,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对待错误和缺点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能健康成长,反之,就长不起来或长歪了。

向孩子认错,实际上就是教孩子敢于面对错误,因为人只有敢于面对错误才能修正错误。人生只有通过无数次地修正错误才能成长起来。那些永远也长不大的大小孩,他们身上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那就是不敢面对错误, 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误,而不会改正错误。因此,他们永远也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