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善良

靠自己的能力助人是道德的根基。施舍之心往往改变人本性的善。

爱心教育不是一种口号和说教。爱心教育是成人以爱的行动温暖和照亮她人的行为教育。大人对孩子没有爱心,或仅仅有只爱自己孩子的爱心,不关注他人,对他人没有温情和理解乃至宽容,是无论如何完不成爱的教育的。

人与世界联系的最原始的纽带是爱。爱帮助人与宇宙万物拉起手。人体验和理解了别人的感情,具有了同情心。同情心是人成为人的根基。因为有了同情,人才以己推人,以自己之苦理解别人之苦,以自己之乐学会分享别人之乐。这种苦乐的生命体验是同情的根,同情心是道德的根。

道德意识是建立在人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注之上的。道德来自情感,情感来自人本能的同情心。同情心是道德产生的根基。

有一天,小女儿满脸高兴地问我:“妈妈,在农村还有很多孩子生活特别穷,吃不上饭,上不起学,是吗?”

“是。你怎么知道的?”我问。 “我看报纸了。我还想救助一个穷学生呢。”她的表情很复杂。 “你用什么救助阿?”我又问。 “用钱呗,还能用啥?”她用不值一答的样子看着我。 “你有钱吗?”我故意加重语气。 “当然有。我有好多压岁钱呢。我要大发慈悲。”话音还没落,她就翻

找她的储钱罐。

她有了救助她人和施舍的愿望。这是好事,表明她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帮助他人。可她在表达这种愿望的时候,分明有一种优越感,有一种施舍的口气。她要发什么样的慈悲呢?

她还是一个孩子,自己还不能养活自己,怎么能去救助别人呢?她喜欢以施舍来表现自己慷慨大方。可她自己却两手空空。钱既不是她能力的延伸, 也不是她劳动的成果。那些压岁钱并不是她的生命所有,怎么能成为她救助人的法宝呢?

对于孩子来说,帮助人最大武器不应该是任何身外之物,而是生命自身。比如: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帮助哭泣的小伙伴擦干眼泪;把自己很少的一份点心舍得分别人一半,才是孩子善心的端点和起源。孩子应以自己的能力来助人,随着能力的增长而扩大帮助的范围。钱是大人劳动和能力的一种体现,

只有大人能以钱来帮助别人。

孩子一旦有了施舍的心理或施舍的行为得到某种鼓励,冠上了一个什么样的美名,施舍——享受光荣就占有了孩子的心灵,并逐渐取代了人原本的同情和良知。表面的慷慨大方、好善乐施是培植假善良、假道德的温床。如果孩子染上这种恶习,终生都不懂得该如何善待别人,只会为捞取一个施善者的荣耀煎熬自己。

教育应该培养孩子善良、乐于助人,但不能教导和鼓励孩子去施舍。施舍是大人的事,因为大人有能力并了解所施舍的东西的价值,大人了解别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救助贫困儿童是大人的责任。这个社会责任要大人来承担。孩子通过大人的行为学习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能过早地学会创造社会形象。

一个人硬去做自己能力不及的事,再掺杂一点功利心,即使是施善的行为,也是毁人的。因为力所不及必然给人带来痛苦,功利心使所有为功利而做的事都留下阴影。施善若不是真的为他人着想,而是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 则既不能给他人以持久的力量,也不能成为支撑施善者的生命支柱。

真正的爱心和善良根植于对自己生命的关爱,并由己推人,而不是由人推己。人从自己生命的需要出发所产生的爱是真实的可靠的,具有持久的源源不断的力量。他不会因外界的阻碍而中断,也不会轻易夭折。而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善良和仅仅从关注他人的角度出发去爱,往往是脆弱的或掺有杂质的。

助人是人类绵延生息的纽带,人类最初的道德意识就是孩子的那种同情心。因为这种同情心,人类在相互扶持着跋涉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如何教孩子爱,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爱心,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育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