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科举取士制度

太平天国选拔人才,主要是在革命实践中进行。建都南京以后,为解决人才的急需,也采用了科举取士的办法,但进行了重大改革。

首先,废除了封建门第出身的限制。根据周汝南《金陵省难纪略》记载:“无论何色人,上至丞相,下至听使,均准予考”;所有应考、录取、任用,都没有种族、贵贱、男女、贫富之分;会试无论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即为状元;乡试中录取无定额,亦不论门第出身, 取中即为举人。

其次,对考试内容作了重大改革。在考试内容上,不准出《四书》、

《五经》上的题目,而从《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以及其他官书中选取。

第三,增设了女科。妇女在旧科举中被排斥在外,但太平天国曾专为妇女应考开设了女科。根据《太平天国》(丛刊)第四册《金陵记事杂咏》记载:“棘闱先设女科场,女状元称傅善祥。”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破天荒之举。

第四,与旧时科举考试时对待应考者的态度不同。过去视应考士子如囚犯,须自己提篮做饭。太平天国却给予很多优待和照顾,在饮食、起居、旅费等方面都照顾得很好,为穷苦大众及其子女应考提供各种方便。

第五,对被录取者的士阶、任职作了变革。太平天国“改秀才为秀士”,“改举人为博士”,“改进士为达士”,“改翰林为国士”等。除元甲仍称状元、榜眼、探花外,二甲称国士、威士,三甲称达士、壮士。对考取后的任职也有新的规定,均给予优待,表明对人才的重视。另外,太平天国还实行了层层保举和招贤的制度,以选拔和吸收人

才。太平军每到一地,都张贴“招贤榜”,凡有一技之长者,都量才录用。招贤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文学、科学、武艺、医务等方面的学子, 也包括木匠、瓦匠、铁匠、吹鼓手等技艺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