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事业

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国的卫生条件极差,人民的健康水平、劳动和生活条件日益下降,各种传染病广泛流行,人口死亡率很高。直到 1905 年才建立了管理全国卫生的行政机构,即在清政府警政部警保司下设卫生科,后改属民政部。以后民政部又改称内政部,卫生科改为卫生司,设在北京。

中国海港检疫的创始先于清政府中央卫生机构的建立。1873 年,暹逻(今泰国)及马来西亚半岛流行霍乱病,传入中国上海和厦门。外国人把持下的两地海关先后制订了《海港卫生规则》,各口岸由海关派遣医师对进口船只实行检疫。医师均系外籍人士,只有中方 1 人。1883 年, 汕头海关仿照实施。1894 年,在香港和广东流行鼠疫,各海关相继设检疫机构。天津曾在大沽设海港检疫管理站,汉口公布了《检疫章程》。

中医中药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材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极宝贵的资源之一。19 世纪中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药材大黄与茶叶为主要出口商品。英国大量需求大黄。全国城乡普遍设有中药铺。北京最老的中药铺西鹤年堂发售饮片,同仁堂发售丸散。

中医和西医交流始于明末清初,至 1840 年,西方出版的关于中医的

书籍约 60 余种,其中针灸学 47 种,而 1581 年至 1851 年,译为中文的

西医书籍只有两种,均为解剖著作,以后逐渐有所增多。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已经开始出现“中西汇通派”。

鸦片战争前后西医传入中国。主要是外国教会打着“慈善”的旗号在中国行医,这也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政策的组成部分。基督教的医药事业是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教会医院的开设, 外商相继在中国设立西药房。 1853 年英商老德记药房在上海开业。以后在上海相继出现了德商科发药房(1868 年)和英商屈臣氏药房(1886 年)等,均以老德记药房为模本,到 1889 年发展成为资金雄厚的股份公司,并在天津、汉口和芜湖开设分店。1898 年戊戌变法之时,梁启超等维新派也主张提倡西医。据 1905 年的材料,当时在华传教士 3445 人,

其中行医者 301 人,办教会医院 166 个,诊所 241 家。

中国官方开办医院及西医教育始于洋务派,但始终没有大的起色。1863 年(清同治二年)李鸿章雇佣“常胜军”镇压农民运动,曾聘请外国医生在松江、昆山开设军医院。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兴办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的医药卫生事业。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许多中医医生参加了太平军,从事医疗工作。太平天国在进军过程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护持老幼男女病伤”。建国后积极兴办医院,把医院、疗养院称为“能人馆”。洪仁玕当政时,在自己的住所设立一所医院,亲自领导给群众治病,并建议用庙宇和迷信费用建立医院。太平政权还张贴告示招聘医生,规定先考试后聘用;在政府里设国医 1 人,负责医疗卫生工作。太平天国还注意开展群众性卫生工作。

城市里设有“老民残废馆”,收养跛、盲、聋、哑、老残之人,让他们做力所能及之事,如打扫街道、维护城市清洁卫生;在乡村设立“乡兵”, 负责洒扫街渠,清除垃圾,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