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的产生和威妥玛式拼音

汉字切音字产生在清末变法维新的历史浪潮中。当时,民族危机严重,一些人把中国跟西方国家和日本等国相比,感到中国落后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育。他们看到西方国家和日本富强是因为教育普及,教育普及是得益于文字简易,也就是“切音为字”。于是,一些有维新思想的人也纷纷创制中国的拼音文字,用来辅助汉字,推动普及教育。宋恕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学者,在 1891 年写成《六斋卑议》。该书指出:“江淮以南须造切音文字多种,以便幼学。”他还主张仿效日本,实行强迫教育,儿童入学,先教拼音,后教汉字。1892 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厦腔)在厦门出版,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切音字方案。这个方案的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拼厦门音, 增加声韵后可兼拼泉州和漳州音。从此开始了中国人自觉的拼音化运动。在此之前,有过外国传教士发动的中文罗马化。根据“切音新字”, 清末的拼音化运动称为“切音字运动”。从发表切音新字到 1912 年中华

民国成立的 20 年间,有近 30 种拼音方案提出,其中汉字式字母占 2/4, 速记符号式或拉丁字母各占 1/4。

从清末到 1958 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上最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是威妥玛式拼音,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威妥玛(1818—1895 年)是英国人,从 1841 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工作, 1871 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3 年回国。他在华任职期间,为了外国人

(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便于学习和掌握汉语、汉字,先后写成《寻津录》(1859 年)和《语言自迩集》(1867 年)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威妥玛用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这个方案以后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

后来,英国驻华外交人员翟理斯(1845—1935 年)在他所编著的著作中采用威妥玛式拼音给汉字注音,故有“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之称。他的著作主要有《语学举隅》(1873 年)、《字学举隅》(1874 年) 和篇幅巨大的《华英字典》(1892 年上海初版,1912 年伦敦再版)。《华英字典》后来成为当时邮电部门拼写中国地名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