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中华教育会

到 19 世纪后期,基督教教会学校已形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

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并且各教派所办的学校日益趋于联合。 1877 年,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会上指出,传教士的工作象军队一样,主要不在于招降个别人,而在于征服整个国家。因此,他呼吁尽快扭转过去的“错误”倾向,并指出联合起来的重要性。在这次会议上,根据狄考文的提议,成立了各教派的联合组织——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1890 年,在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代表大会上,决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从此,中华教育会从单纯编辑出版教科书,扩展为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的联合组织。值得指出的是:其进行指导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教会学校, 而是整个“中华教育”。该会章程第二条规定:“本会的目的是促进中国教育的利益和增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兄弟般的合作”;其任务除负责编辑出版学校教科书外,还要对中国进行教育调查、举办各种讲习会、交流和推广基督教教育经验等,以便“领导中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使中国教育符合基督教的利益”①。 1893 年,中华教育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年会,大会主席、美国传教士潘慎文要求在中国大力推进基督

① 福开森 1893 年在中华教育会第一届大会上的报告:《我们协会的工作》。

教育,以“打破中国人的傲慢和除去中国人的惰性”;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强调传教士必须充分利用儒家思想,最后以基督教文化战胜中国文化。1896 年,潘慎文在第二届年会上发表的演讲进一步指出:“作为基督教教育家的协会,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各种方法掌握中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使之能符合纯基督教的利益。”为达此目的,他还提议设置一个“教育改革委员会”,拟定和实施中国教育改革运动的计划。中华教育会及其附设的“中国基督教高等教育参事会”成立之后,教会学校肆意发展,形成一个与中国教育系统相对立的教会教育体系。1935 年该会改名为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办有《教育季刊》、《教师丛刊》,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