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修业年限增加,教育质量提高,许多高校兴办研究生院,大学开始兴起。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追求实用原则,从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广泛兴办农工学院;二是注重学术水平的提高,努力发展专重学术研究的大学。

①农工学院的突起。美国国会于 1862 年和 1890 年两度通过议员毛雷尔提出的教育议案,旨在资助开办农工学院(亦称赠地学院)。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按各州参加国会议员名额的多寡拨给土地,举办农工学院。各州每有国会议员 1 人,联邦政府拨给公共土地 3 万英亩,并将出卖这些土地的收益作为开办农工学院的基金。议案经总统批准,成为法律。

农工学院一般修业 4 年,培养工农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内战期间就有一批农工学院诞生,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就在这时建立。按照议案规定,利用联邦政府拨地独立设置农工学院的有 28 个州;宾夕法尼亚、密执安和马里兰等州则把联邦所拨土地转给已设置的农业学校;伊利诺斯州则成立工业大学;有 15 个州在州立大学内增设农工学院。到 19

世纪末,全国农工学院发展到 69 所,有的农工学院后来发展成为美国的一流大学。

农工学院开设工业、农业等专业科目,注重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农业生产,为农民举办讲习班。另外,富有实用价值的家政专业也受到重视。农工学院的毕业生受到各生产部门的普遍欢迎。

1890 年,国会再次通过毛雷尔法案,规定联邦第一年补助各学院

15000 元,以后逐年增加 1000 元,直到每年补助 25000 元为止。法案还

规定南部 17 州需革除歧视黑人的积习,否则须另为黑人设置水平相同的农工学院,不然就中止补助。这一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工学院的发展。农工学院的发展也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有的州将拨地廉价出售,

没有利用拨地去建立农工学院。按各州议员多少拨地,进一步加大了各州之间的贫富差距。另外,专为黑人设立学院,人力财力都有困难。新学院标榜面向工农,本应免费或廉价,事实上学费不断增多,家长难于负担。教师缺乏实际专业知识,也是办学中的大问题。这种情况到 19 世纪末大有改变。农工学院的开办和发展在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课程设置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使美国高等教育与欧洲高等教育传统分离,从而形成美国特色。

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创立。1876 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创立。它是受德国启发和适应美国学术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新学府,它代表着面向学术建设的高等学校的成长方向。它的诞生开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吉尔曼。他毕业于耶鲁大学, 在哈佛大学读过研究生,考察过欧洲诸国教育,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校长,1875 年被聘为新开设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校长。他上任前专程到德国考察,学习他们创校和管理学校的经验。吉尔曼标榜人才主义,认为无高明学者不会办成高水平的学府,曾从德国邀请著名教授 6

人。他还标榜培养天才。这所大学的确人才荟萃,许多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1926 年的一项调查披露,在 1000 名美国杰出的科学家中有 243 人毕业于该校。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都曾在

该校就读研究生。吉尔曼任校长 25 年,苦心经营,使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在美国高等院校行列中后来居上。

由于权威学者济济,霍普金斯大学设置了许多授予学位的科系,引进了许多水平高深的新科目,自然科学倍受崇尚,古典学科和社会学科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并建立了选修制。它开设的课程不重复其他学院已有的东西,而是适应美国在专门学问领域的需要。该校的重要特点是把经费主要用于教学科研,校舍很简朴。一位参观者谈他的观感时说,该校“对于科研,不惜巨万;对于外表,分文不舍”。该大学是美国南北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生教育革新的代表,被人们称为真正与“大学”名称相称的大学,并使大学成为“研究生院”的同义语。它的哲学科为其他高等院校提供了合格的师资。许多院校都模仿它进行了改革。19 世纪末在美国开办的霍普金斯式新大学还有克拉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一些老牌学院,也纷纷进行改革,办成了大学。它们在办学原则上强调“学与教的自由”,认为学校是自由从事科学研究的场所;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专业训练和专题研究;在组织结构上,依照德国设文理研究生院,设哲学博士学位。霍普金斯大学开创了一代学术新风,使美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派新景象。

③实行选修制。学院本科生课程采用选修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革新。修什么课程由个人自由决定,而不由课程设计者决定,可以培养自主精神;选修制可以适应个人的能力和爱好,使学生对课业更努力, 学得更主动。哈佛大学是这种制度的发祥地。选修教学计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自由选修制,其课程全部选修,所选学科不受限制;第二, 课程的一半必修,一半选修;第三,“主修辅修”制,即学生从 3 年级开始选择一个学业领域作“主修”,另一个作“辅修”;第四,采用“分组制”,把课程按科学、哲学、历史等“分组”,要求学生按这样的“分组”来选修课业,可选一组,亦可选一组以上。在哈佛大学,学生挑选学科不受任何限制。

这种选修制在普通中学也有所推广。它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出现了一些学生选课“舍难求易”的倾向。

近代美国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源于英国,而不同于英国;仿行德、法,但又不拘于德、法。美国在自己的工业化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依据国情、讲求实效、学习先进、创新改革的“美国式”教育改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