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新语法学派

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研究这类语言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作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不同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作比较分析。运用这种比较方法研究语言历史演变的学科称作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 18、19 世纪的欧洲,重点研究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1786 年英国语言学家琼斯在对梵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梵语同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存在着有系统的对应关系。例如就词首辅音而言,“三”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都是 t,即 trayas、treis,

trēs;“父亲”一词首辅音都是 p,即 pitar,pater,pater。这种系统的对应现象非常普遍,绝非偶然因素。琼斯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只有认为它们共同源于现在也许已经消亡了的某种语言。后来丹麦学者拉斯克、德国学者博普、格林等在更多的语言中发现了类似的对应现象, 并推测出它们的共同起源——原始印欧语的表现形式。

在上述学者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批学者把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总结,正式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提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他们是布鲁格曼、奥斯特霍夫、德尔布吕克、莱斯金、保罗等。他们的新见解引起老一辈语言学家库尔蒂乌斯等人的不满,并被讥讽为“青年语法学派”。他们因此而得名并欣然接受了这个名称,在语言学界,现一般称“新语法学派”。他们提出的最重要原则是语音规律无例外论。语言学界起初对这一原则普遍持怀疑态度,但后来终于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历史比较语言学中占主导地位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新语法学派还注意到了语音演变的心理因素。这个学派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影响很大。丹麦的汤姆逊和维尔纳、俄国的福尔图纳托夫都自称属于这一派。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大成就是对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尤其是在印欧语系的系谱分类方面获得了相当确凿的证据。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工具,它不仅可以用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也可以用于其他语言。这一科学方法在 20 世纪以后为中国语言学家及瑞典汉学家采用,初步确认了汉语和有关语言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