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著名的语言学家

①陈澧(1810—1882 年),中国清代音韵学家,字兰甫,号东塾, 广东番禺(今广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 年)中举人,曾任河源县训导,作学海堂学长数十年,晚年主讲菊坡精舍。他创造了一种新的音韵研究方法,即反切系联法,用以考证《切韵》的声类、韵类。他用这种方法,通过《广韵》考定出《切韵》有 40 声类,311 韵类。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东塾读书记》、《切韵考》、《说文声表》、《东塾记》等, 涉及经学、小学、天文、地理、乐律和算术等多方面内容。他还善长诗文,作有《忆江南馆词》。

②江有诰(?—1851 年),清代音韵学家,字晋三,号古愚,安徽歙县人。他是全面、深入、系统研究古韵的学者。他既善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能运用大量新材料来解释具体问题。他最初把古韵分成 20

部,后来看到孔广森东、冬两部分立,很表赞成,增加到 21 部。他以等

韵作为辅助手段,从一字两读、谐声偏旁和先秦韵文押韵 3 个方面来分析古韵,从而彻底解决了平入相配和四声相配问题。从而勾画出先秦语音系统的全貌,同时对古韵构拟有重要意义。他的《谐声表》对后来古音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他是第一个肯定古音有四声的学者。他的著作有《音学十书》。

③朱骏声(1788—1858 年),清代文字训诂学家,字丰艺,号允倩, 江苏吴县人。他博览群书,娴习经史,善作诗赋词章,曾任安徽黟县训导。他写了许多书,刻板的只有《说文通训定声》和《传经堂文集》10

卷。《说文通训定声》一书 18 卷,历时十数年最后完成,这是一部按古

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全书共收字 17240 个,内容极为丰富,对研究词义的发展和转变大有帮助。

④王照(1859—1933 年),清末主要切音字方案“官话字母”的创制者和推行者,字小航,号芦中穷士,晚年又号水东,河北宁河人。青年时代颇具维新思想,广读时务书,热心教育。戊戌变法中上书言事, 建议皇帝、皇太后出洋考察,从日本开始。变法失败后,他被革职拿办, 逃往日本。他赞赏日本普及教育和实行的文字改革。1900 年春,他化装成台湾和尚回国,在被八国联军占据的天津潜居一年,创制“官话字母”, 著《官话合声字母》,署名“芦中穷士”,1901 年由中国留学生帮助在日本出版。1903 年,他不顾自己是被通辑的政治犯,冒险到北京办“官话字母义塾”,由学生王璞任教员,自己躲在屏后听课。义塾重印他的

《官话合声字母》作为教材,改名《重刊官话合声字母序例及关系论说》, 又出版注音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官话字母义塾丛刊》(又称《字母书》)。为了避免被人告密,1904 年,他赴提督衙门投案,3 个月后获释。因直隶总督袁世凯允许推行“官话字母”,他去保定办“拼音官话书报社”,出版供新军学习字母用的《对兵说话》。1905 年他重回北京,办官话字母第一号义塾,共办 24 号;“拼音官话书报社”也迁到北京。他还创办一份《拼音官话报》,出版了许多用官话字母编写的书。他一心推行字母,直到 1910 年因《拼音官话报》触犯了摄政王载沣,官话字母被禁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