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音协会和国际音标的制定

国际语音协会是语音工作者的一个国际组织,会址在伦敦,其宗旨是促进语音学研究,并将其成果运用于语言教学及文字制定或改革,鼓励研究罕用语言的现代读音,并改进标音法。现有会员涵盖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800 多人,以美国人和英国人居多。

协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86 年初。当时法国语音学家帕西和本国一批英语教师组织了一个“语音教师协会”,出版会刊《语音教师》。帕西任协会主席和会刊主编。同年 6 月后,丹麦的叶斯泊森、德国的费尧特、英国的斯维特和瑞典的龙德尔等学者相继入会,协会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1888 年 1 月,协会成立了第一届国际理事会,其中有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挪威、瑞典、丹麦、冰岛、芬兰、美国和加拿大的代表。1889 年,协会决定改名为“当代语言教师语音协会”,以法语为会内正式语言,会刊亦以法语命名,1897 年协会再次易名为“国际语音协会”(简称 API)。

国际语音协会的一大功绩是创制和提倡使用一套国际音标。鉴于当时语言注音方案紊乱,妨碍研究工作和教学,为了统一记录语音的符号, 国际语音协会从 1886 年到 1888 年,经过两年的磋商和研究,制定出一套国际语音字母方案。这个方案由英国的斯维特倡议,由法国的帕西和英国的琼斯等人完成,1888 年刊登在该协会的刊物《语音教师》上。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音标表。这套音标经过多次修订,不但广泛应用于语音学专著,而且越来越普遍地适用于语言课本和词典。

由于这个国际音标表是英、法两国学者创定的,主要适用于标注印欧语言、非洲语言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它问世后在欧洲语言学界比较通行。美国人多数仍用他们自己研究美洲印第安语的符号,汉语各方言中的有些语音,本表也无法包括。但无论如何,这些音标和一些附加符号基本上满足了描写世界各语言中语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