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讨论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指定的问题展开议论, 发表自己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有助于探索、发现、推理、想象、分析等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全神贯注,口、脑、手、身都在紧张地活动,要比单纯听教师讲授时注意力要集中得多,学习积极性要高得多。通过讨论时信息间的相互交流,有许多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有些问题虽不能全部解决,但由于经过一番思考和议论, 一经教师点拨就能很快明白。这样的学习,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理解得透彻,记忆就牢固,掌握的知识就比较灵活。此外,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常常不是教师备课时都能考虑到的,因此它反过来促进教师,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起着教学相长的作用。

(一)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 如果是分组讨论,最好按座位排列,形成前后 4 个学生为一组,以免造成课堂混乱。在安排座位时,要有意识地把学习好的和差的学生坐在一起,以便相互启发,相得益彰,既可以提高成绩好的学生,也可以带动学习差的学生,从而提高讨论的水平。

  2. 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做好发言的准备,严格避免进行无准备的讨论。例如,在“鸟纲”第一节课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教师在简要介绍鸟纲动物和指出以家鸽为例来学习鸟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后,提出:“家鸽的形态结构是怎样跟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讨论题,具体要求学生分别从外部形态、骨骼和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进行讨论。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和组织观看家鸽形态结构特点的电视片或标本、挂图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3. 讨论时,既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又要引导他们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进行,鼓励学生之间展开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争论。教师要有重点地到各讨论组去指导,及时启发和点拨,指导讨论的进行。例如,在讨论家鸽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外部形态特点时,有的学生提出:“家鸽的四肢发达”, 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这种提法展开议论,其它学生就认为这样讲法既笼统又不准确,马的四肢更发达却不能飞翔,并分开前后肢的特点加以具体的补充,这样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能力。例如,在“裸子植物”的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盆栽苏铁植株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师:这是裸子植物的苏铁,又叫“铁树”,“凤尾松”,“凤尾蕉”。“千年铁树开了花”中的铁树指的就是苏铁。大家认真地观察,把苏铁的外形特征描述一下?

学生观察片刻后争答:“苏铁外形很像棕榈”,“茎粗壮、圆柱形”, “生有锈色的硬毛”,“一般无分枝”⋯⋯。

师:大家注意我手指的地方,看一看苏铁刚长出的新叶和老叶有什么特征?和蕨叶比较有何异同?(教师拿出盆栽的蕨,指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 并回忆蕨的形态结构知识进行课堂讨论,讨论后指定学生回答)

生:苏铁的幼叶卷曲,生有柔毛,长成的叶是大型羽状复叶,簇生在茎的顶端。这和蕨的外形特征是相似的。

师:不错,同学们说得很对。在分类上和苏铁很相近的种子蕨是最古老的、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从发掘的化石上可以看出,种子蕨的植物体呈树状, 叶为羽状,外形很像蕨类植物。但种子蕨又有种子,很像现代苏铁的种子。从结构方面看,种子蕨茎的内部构造不但有蕨类植物的特征,同时也有苏铁类的特征(如茎中有发达的髓部,而且有形成层),这些双重特征说明了种子蕨在进化系统上是介于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之间的一类植物。由此推断, 苏铁是由蕨类植物进化而来的。

  1.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总结要承前启后,要言不繁。例如,学生在“家鸽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外部形态特点”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概括地加以总结,指出主要表现在以下 4 个方面:(1)身体呈纺锤形;(2)全身绝大部分被覆羽毛;(3)感官发达,颈部较长而转动灵活;(4)前肢变成飞行的

器官——翼。此外,也可以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索。

(二)讨论法的实例

现举《动物学》中“蝇和蚊”一节课采用讨论式教学为例: 1.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并观察课文所介绍的动物。讲授课文中的难字,以扫除阅读障碍。

舐(shì):舔 孑孓(jié jué)—— 蚊的幼虫孳(zī)生:繁殖 蛆(gū)——蝇的幼虫 (2)准备蝗虫、蚕蛾、蜜蜂和蝇的挂图。

(3)复制放大按蚊和库蚊的发育过程图。(4)小黑板两块(或采用投影幻灯机)。

2.设问 讨论式教学,可运用设问手段,组织学生根据提问逐步深入讨论教材内容,达到消化、理解、深化的目的。按照要求的不同,设问可以分为3 种类型:

  1. 消化新知识型。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将课文的重点内容分列成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问题如下:①试说明蝇的生活习性、形态、发育和危害。②试说明蚊的生活习性、形态、发育和危害。③蝇和蚊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它们属于什么目?④1 对蝇在条件适宜时,1 年可繁殖多少个后代?

  2. 巩固旧知识型。让学生通过讨论、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和完整化,并有助于学生记忆。问题如下:①从生活习性、形态、发育及危害等几个方面比较蝇、蚊的异同。②比较直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代表昆虫成体的主要特征。并填写下表(表 8)。

此表可先用小黑板写出表格,上课时边讨论边填写。

表 8 直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主要特征比较表

目别

直翅目

鳞翅目

膜翅目

双翅目

类例

蝗虫

蚕蛾

蜜蜂

1 对复眼, 3 个单眼

1 对复眼

1 对复眼

1 对复眼, 3 个单眼

触角

丝状

羽毛状

膝状

环毛状

3 对,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3 对

3 对

3 对

口器

咀嚼式

退化

嚼吸式

舐吸式

前翅革质,后翅膜状

两对膜质翅,翅表面长满鳞片 ——鳞翅

两对膜质翅

前翅发达,后翅退化成平衡棒

发育

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1. 深化已学知识型。紧密结合课题,运用学习的新知识,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或运用课本、科技刊物提供的资料和数据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这类问题可根据学生水平和客观条件酌情安排。问题如下:①蛆发育成蛹一般需要多少天?需要什么条件?②消灭蚊蝇是根据

什么原则,采用什么方法最有效?③按蚊和库蚊各有什么特征?(表 9) 此表可用小黑板事先写好内容,参考按蚊、库蚊发育过程图进行讨论,

教师解释和小结。

(三)注意问题

  1.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教材(大多数教材都适宜进行讨论式教学)。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进行课前观察所教动物,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为进行讨论式教学准备好条件。

  2. 设问的安排要注意紧密结合教材中心,由简入繁,由易入

表 9 按 蚊、库蚊、伊蚊小结表

蚊 虫 期 特 点

按蚊(疟蚊)

库蚊(家蚊)

伊蚊(黑斑蚊)

成虫

静态

体轴与着落面

成一角度

体轴与着落面平行

体轴与着落面平

黑白鳞片形成斑点

鳞片颜色一致,没有斑点

鳞片颜色一致, 没有斑点

体色

大半为灰色,无

花斑

大半棕黄色,无花斑

大半为黑色有白

色花斑

叮人时间

多在夜间

多在夜间

多在白昼

幼虫

静态

体轴与水面平行

身体由水面斜向下挂

身体由水面稍直地下挂

呼吸管

长而小

短而粗

棕状毛

胸、腹节上有

呼吸管

短、上面开口宽

长,上面开口窄

短,上面开口窄

散开,排列成星状,浮于水面

集结成筏状,浮在水面

散开,常沉于水底

传染疫病

疟疾

血丝虫病、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

难。学生在讨论中发生意见分歧,教师对正确的意见要肯定,并扼要板书, 让学生掌握要领。

  1. 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增强直观效果。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己特长和学校的设备等实际情况加以选择确定,往往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交叉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