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近年来生物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50 年代生物学教学目的任务主要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常被忽略,或认为只要知识和技能掌握好了,能力也就会自然获得。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列为重要的教学任务。现在评价一节生物学课堂教学,教师是否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已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因而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一)能力、智力概述

  1. 能力 什么是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包括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本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是直接参与并影响着学习活动的心理特征,故为能力。

  2. 智力 什么是智力?通常叫智慧,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

判断等表现出来。它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但又不等同于知识和实践。它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学生的智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1)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知识的速度及其感到难易的程度。(2)注意的指向性、观察的精确性、记忆的牢固性、思维的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如何。(3)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各种活动中反应的敏捷程度。(5)各科学习的成绩。考察一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要考察他掌握知识的数量,更要考察他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心理技能。

根据能力和智力的一般概念看,先天素质固然是人的能力和智力形成的因素之一,但是教育和培养,个人的努力也是使能力、智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教育工作者应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培养。

要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把两者密切结合起来统一到一个教学过程中。(1)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观察能力必须在对大量生物学有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并对有关生物多次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对家蚕、菜粉蝶、青蛙(或蟾蜍)的采集、饲养、观察等实际动手能力,必须具备对上述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发育史等扎实而丰富的知识;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问题,例如为什么中午不能用井水浇花?松树上的球果和苹果桃子是否都是果实?鱼刺梗喉怎么办等问题的解释,也必须具备有关方面的生物学知识。(2)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学生要深入学习,必须要以一定的能力、智力为条件,能力较强智力较高的学生通常是观察力细致迅速,注意力集中稳定,想象力丰富深刻,创造能力过人, 能举一反三,在学习中探索真理。(3)能力必须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在讲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观察有关实物、教具,或动手实验操作。例如,讲述根的功能的知识中细胞吸水和放水的原理,教师让学生做马铃薯块茎吸水放水实验,可用同一只马铃薯切成两半,各半分别挖一个洞,洞内分别放等量的清水和盐水,加以比较观察。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根的吸水原理的知识,又在运用这一知识的小实验中,培养了生物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二)生物学教学中着重培养的能力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生命现象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而生物学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能力培养的内容。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应着重培养的能力是:

  1. 观察力 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的知觉。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观察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观察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首要步骤,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要从观察入手,科学实验的各种假设从观察产生, 验证也要通过观察,如没有精细、系统和大量的观察,就不能获得有价值的感性材料,也就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进行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因而培养学生正确客观而敏锐的观察力,是生物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正确的观察力应是能有效而充分地使用各种感觉器官,能客观地观察, 作定量观察、定性观察,动态的观察和综合性的观察,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对象的相似和相异点。观察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

虽然可借助于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和器具进行观察,但即使在使用仪器、器具时,仍要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如通过视觉认真仔细地观察;运用听觉器官听教师讲解,听生物的声响;通过触觉器官感受对象的软硬感、温度感、光滑感;用嗅、味觉器官感受对象的气味等。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平时十分重视植物和动物的考察,热心于打猎和采集标本。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 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1. 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能力,它不同于生物学基本技能。包括(1)知识获得的能力。即在实验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或数据、研究等途径获得生物学知识。(2)操作能力。包括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配制简单溶液,制作简易装片,解剖小动物,采集动植物标本,安装实验装置,能自行计划各种实验步骤等。(3)整理和沟通能力。包括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对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的原因,并会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等。(4)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实验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采集、鉴定, 确定公园、校园内植物的种类分布或昆虫的种类分布;通过饲养昆虫了解它们的发育史等。

  2. 思维力与创造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学生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生物学概念的获得,必须通过思维。人的思维活动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的学习,就能主动地学,积极地投入学习的情景中去进行比较、发现,获得的新知识印象深刻。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生物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是指思维活动具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活动的能力。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创”和“最佳”,在常人、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 新的突破。也就是指学生把学得的知识、技能能动地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具备的品质:(1)独立性。(2)连动性。(3)多向性。(4)跨越性。(5)综合性。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脱离他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进行的各种不够成熟的创造性活动, 或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倾向。创造性活动总是跟个性心理特征相联系的,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大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对新颖、奇怪的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究精神;不满足于已有知识和结论;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独立性强,不愿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顽强、不怕失败和挫折;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等等。

  3. 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表现在(1)能自觉预习,并在预习中发现问题的难点,在新课传授过程中注意听讲,提出难点和问题。(2)能围绕课堂教学自学教材,概括出要点和重点,找出知识结构。(3)能在教师启发、点拨下,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思考和探索,学习和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4)实际操作方面的自学。能用正确方法独立观察和实验;能关心周围自然界和与生物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并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能自己设计简易实验; 饲养小动物,栽种花卉等探索自然界奥秘。在生物学课外活动中,独立地进行研究活动。(5)课后能系统整理知识,并能与教师、同学共同讨论和解决各种问题。(6)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与应用。(7)能进行章、节的小结和复习。(8)能自学更为广阔范围的知识。

(三)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

  1.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为使学生掌握系统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组织编排得引人入胜,具有科学性、启发性, 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渴求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接受新知识,获得新技能。要重视生物学概念教学,组织好每堂课的生物学概念, 使学生正确掌握概念,了解知识内容的结构体系,使知识和技能概括化、系统化、构成“竖成线,横成片”的结构体系。因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决定于心理活动中的概念分别得以融汇贯通,触类旁通,相互沟通,形成辩证逻辑的系统联系,逐步构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

  2. 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盛行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新的教学法,主张要使学生学习愉快而不紧张,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满足求知欲的一种欢乐。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设置一定的教学环境,组织观察、实验使学生充满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主动探求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3.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 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疑问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善于提问,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科学性、可探索性的问题,质疑要鲜明、具体、准确。问题一旦与学生已有知识发生矛盾,就会在好奇心的诱发下, 进入探索境界。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鼓励学生怀疑精神,因为怀疑与思考紧密相连,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创造提疑和答问的良好气氛。

  4. 重视实验、练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练习、课外活动等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生物学教学要重视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思维性强的习题,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教师应编制灵活性、判断性、思考性、综合性强的习题,从平时练习到考查考试, 训练学生审题和迅速而正确地解答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练习等作业,真正理解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在运用知识的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能力。生物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自己读书,找资料,动手做实验,独立思考,从而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才干,发展了个性、特长。因而课外活动往往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创造了条件。

  5.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的智力发展不仅同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有关,而且与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关。正确的观点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会妨碍科学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有了正确的观点,就容易获得清晰的概念,科学的生物学知识,按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