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现代教学方法简介一、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什么是现代教学方法,国外认为,现代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

而言。国外把现代教学方法归纳为 4 点:①是为了表达现代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师生之间活动的形式;②是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手段;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途径;④是现代教学工作方式的总和。

通过对现代国内外比较著名的、影响比较大的一些教学方法分析,一般认为现代教学方法具有以下 5 个特点:

(一)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本世纪 50 年代以后,把发展学生的智能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

自然引起了教学方法相应的改革。如果说 50 年代以前的教学方法是以保证“双基”的传授为主,而现代教学方法则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可以说,发展学生的智能是现今教学方法的时代特色。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的“发现法”之所以风靡全球,就是因为它适应了发展学生创造精神与能力的时代要求。即使对发现法并不完全赞同的人,也承认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再如,50 年代在苏联,教学方法也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好知识技能。这种观点除反映在凯洛夫《教育学》中以外,在被誉为“教学论的奠基性著作” 的达尼洛夫、叶希波夫合著的《教学论》(1957 年版)中,表现也非常明确。当时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初阶段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检查和评定学生知识的方法。时过 18 年,到 1975 年达尼洛夫的观点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在与斯卡特金合著的《中学教学论》中提出了图例讲解法、复现法、带有研究问题因素的讲述法、局部探讨法、研究法等几类教学方法。显而易见,前两类教学方法的主要功能在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但他还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因而又提出了后 3 类教学方法。全部教学方法以研究教学中学生内心活动的方式与水平为标准,形成一个教学方法的系列。

总之,现代教学方法不仅是为学生掌握双基服务的,而且更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能。目前,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师正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创造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即使旧有的方法,也通过改造、发展,而担负起新的使命。

(二)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的许许多多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则带有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现代教学方法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现代教学方法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它强调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自身对认识的需要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现代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仅为了使他们把双基掌握得更好,而更注重其掌握双基的内部机制,主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积极开展紧张的智力活动,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培养探求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体现为知识的“讲述人”,而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励、组织、点拨、引导。例如,“引导发现法”通过准备、初探、交流、总结、运用 5 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活动。准备,就是正式进入发现过程前,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意义、途径、方法等。初探,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实验、观察、思考等学习实践活动,主动概括出原理、法则,寻求问题的答案。交流,就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交流初探成果,对有争议的问题,开展深

入的讨论。总结,就是学生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进一步掌握知识内在联系, 教师对学生的小结进行评价和修正。运用,就是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 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验证、巩固知识,增强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以上的基本过程,可以窥见现代教学方法不仅是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结合,而且也具体地反映出了何为主体、何为主导及其时代特色。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按其本义,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不讲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其针对性,减弱其实效性。现代教学论一方面批判传统教学论的“教育学中无儿童”,一方面主张儿童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 在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上,则表现为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这种表现具体有以下 3 个方面:

  1. 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立现代教学方法的前提 例如,“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这种教学方法起始于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调查了 36 所不同类型的中学的包括上、中、差 3 类在内的一万多名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大量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总结出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其后,把 8 个学习环

节中的 6 个主体环节改为相应的、前后紧密联系的课型:课前自学改为自学课,专心上课改为启发课,及时复习改为复习课,独立作业改为作业课,解决疑难改为改错课,系统小结改为小结课。将现行教材根据具体情况,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必须依次通过上述 6 种课型进行教学。这样,就把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以课堂教学的形式,符合规律地置于教师的控制和指导之下。据介绍,几年来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显著的。究其原因,根本的就在于它符合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客观规律, 是一种最优学习方式与最优课堂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的结构体系。

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提出了种种学习方法的类型、模式,并进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

  1.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既有教法的要求,也有学法的要求,两者相结合,强调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 例如,现在的讲授法要求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讲授的内容,而且要使学生同时掌握教师讲授的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练习法不再是满足于答案的正确,而且注重答案获得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对此加强指导,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把它作为思考、研究的对象,并且要能举一反三,进行概括和迁移。

基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新方法要求教师进行必要的讲授、示范、引导、点拨,要求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1. 以学生学习中表现的思维紧张程度、思维水平和品质作为评价教学方法的基本标准 现在评价教学方法的标准发生了重心转移——移到学生方面。例如,达尼洛夫和斯卡特金在 1975 年的《中学教学论》中论述教学方法

时说,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可以分为 3 级水平:准确地复现所学内容;按照教师指示的模式,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在新情境中变换和灵活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正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这些区别,使得各种教学方法的区别也得以确定。

(四)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心理活动来说,首要的是认识活动,而在进行认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有情感的伴随。正如赞可夫所批评的,传统教学对于学生的情绪是忽视的。他非常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既要依靠和利用学生的情绪,又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情绪生活。他断言: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①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本来,学生进行发现学习难度很大,之所以可行,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学生自己有所发现的时候,会产生兴奋感、自豪感,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对学生将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是符合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实际的,是以生理学、心理学等为基础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识与情感不可分割地联系着,两种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愉快时则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反之,消极情感则会阻抑认识活动的开展,紧张、苦恼、过度焦虑等等,都会使智力活动迟钝。因此,现代教学方法与千百年来宣扬的“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学习方法是背道而驰的。现代教学方法正沿着苦学——乐学——会学的道路发展。

目前,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从中产生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因而增强了教学效果。这些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克服了过去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枯燥、厌烦、苦恼等情绪,而感到学习“易”、“趣”“活”。

(五)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近二三十年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传统教学方法受到激烈抨击。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被完全抛弃。因为新教学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例如,有的学者提出:教师的讲授“是考虑到教材特点的传授知识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等等。现在人们不只是看到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而在继续采用它,而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缺点以及运用中的问题,从而对它们进行改造。有的学者在指出了讲授法之所以产生机械学习的后果后,提出要使讲授法成为积极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就要“①在讲一般概念与原理之前,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的、中心的概念;②所讲的材料要符合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达到的准备条件, 即在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之后才把有关的教材教给他们;③定义要明白而正确,要区别有关概念之间的类似点与差别;④要求学生能运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复述学会的概念与理论”。对于谈话法、练习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现在国内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方面也都有所发展,比如克服谈话法中的形式主义,提高其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改变练习中机械重复和“题海战术”的现象,寻求以质带量,少而精地练习等等。

例如,今天在苏联,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的运用与过去已不相同了,已由主要是再现、重复,变为更多地要求启发性、学生活动的独立性及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在 70 年代,达尼洛夫虽然仍提了讲述法,但分成了两种:一是包括在图例讲解法内的叙述、讲演、

①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第 106 页。

讲解;一是带有研究问题因素的讲述法。前者在于向学生提供信息,学生接受信息、深入思考并牢记之。可以说,这与 50 年代基本上是一样的。后者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并解决它,而且要向学生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其对学生来说可以理解的矛盾,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我们可以把后者看作是对原来讲述法的发展,使原来的讲述法赋予了时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