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02~1949 年生物学教学概况

从清朝至解放前,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大致可分为 4 个时期。

(一) 1902 年

清朝。开设博物。当时制定的《奏定中学课堂章程》中,规定中学课堂开设博物课。博物课讲授的内容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植物学讲授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分类;动物学讲授动物外形构造、生理习性、分类等;生理卫生讲授人体的构造,知觉运动的机理及卫生常识。章程规定: “凡教博物者,在据实物标本得真确之知识,使适于日用生计及各项实业之用,尤当细审植物、动物相互之关系,及植物、动物与人生之关系。”授课时数为每周 2 课时,前两年讲授植物学、动物学,后两年讲授生理卫生,总

计 240 课时。

(二)1912~1922 年

开设博物。当时颁布的《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和《中等学校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课程开设博物。博物课内容有重要的植物、动物、矿物,人身生理卫生等。并规定实验。授课时数为每周 3 课时,总计 240 课时。

(三)1922~1935 年

开设初中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生物学 4 门课。(高中生物学开始于 1924~1925 年秋季)科目设置及授课时数见表 1。实验部分,开始几年仅有教师演示实验,后几年逐渐增加实验课。每 2 周或 1 周 1 次,每次

2 课时。教材各校不尽相同,可由教师自行选择。例如当时高中生物学课本就有《公民生物学》、《高中生物学》、《普通生物学》等版本。教材内容: 植物学、动物学先从典型的日常习见的代表性植物、动物讲起,然后联系学生的认识水平及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后来逐渐改为先讲通论,例如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动物的概论。然后讲述个别的植物、动物。生理卫生有人体解剖、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等部分。高中生物学首先介绍生物学的意义、内容、分科、学习目的、与人生的关系,其次讲述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的区别,生物体的构造——细胞;组织;器官;代谢作用;生物的感应;生殖;发育;遗传与进化;生物的分类概要;人

表 1 1922 ~ 1935 年生物学科目设置

年级

科目

每周课时数

总课时

初 一

植物学

2

288 ~ 300

初 二

动物学

2

生理卫生

1 或 2

高 一

生物学

3

类的由来等。

(四) 1935~1949 年

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生物四门课。科目设置见表 2。当时的教材均由生物学专家根据国家颁布的《修正课程标准》修改编写的。修改后的教材一直使用到全国解放。植物学、动物学都是先讲通论,然后从低等到高等分门别类讲述代表植物和代表动物的习性、形态、生理、生态等知识,最后归纳共同特征。生理卫生有解剖、生理、卫生 3 部分,重点是卫生部分,通过介绍人体各部构造及作用的系统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器官,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高中生物学当时大多数采用陈桢编写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学》。该书从 1933 年出版后,到 1948 年重印了 151

次之多,全书 430 页。在当时是一本比较完善的生物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