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验过程

(一)实验前,教师示眼球的模型和挂图,组织学生复习眼球构造的知识。提问学生:

  1. 眼球有哪两部分构成?

  2. 眼球壁分哪几层?

  3. 眼球内有哪些内容物?复习后开始实验。

(二)观察眼球外形

要求学生观察完整的猪(或牛)眼球外形,观察眼球的外膜——巩膜和角膜,区分眼球的前端和后端(角膜部为前端,视神经部为后端)。(三) 眼球解剖

  1. 在眼球解剖前,要求学生观察:

(1)角膜里面的虹膜(呈棕黑色)和虹膜当中的一个小黑圆点即瞳孔。

(2)仔细观察角膜与虹膜之间的前房。(说明:因为眼球一经剖开,房水就流出,角膜与虹膜就紧紧贴在一起,这样前房不易看清楚。)

  1. 眼球解剖
  1. 将眼球放在解剖盘中间,角膜一端向左,视神经一端向右。

  2. 选取眼球前后经的中点,用解剖刀作一横切口,割一小孔(注意不能一刀切下去,以兔损坏玻璃体球。然后将解剖剪刀伸进切口小孔,剪刀头稍微向上,沿着中线,将眼球壁剪一圈,使眼球成为前后两半,用镊子轻轻把玻璃体与眼球壁分离。

提示学生注意:当眼球刚剖开时,注意流出的液体(房水)是什么颜色。

(四)眼球构造观察

  1. 观察眼球壁——外膜、中膜、内膜。
  1. 眼球的后半部的观察(为带有视神经的部分)

①内膜——眼球壁最里面的一层膜,又叫视网膜。观察视网膜的颜色(呈乳白色带有蓝色荧光)。用放大镜观察盲点(位置在视神经通出去的地方, 呈一个小圆点),用肉眼观察内膜上的黄斑(位置在盲点附近,有蓝色光集中,颜色较深的一小块称黄斑。)。

②外膜——眼球壁最外一层膜,呈白色颜色的是巩膜。

③中膜——眼球壁中间一层膜,棕黑色部分叫脉络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比较 3 层膜的厚薄。(巩膜最厚)

  1. 眼球的前半部的观察

①角膜——白色巩膜的前端成为无色透明部分。所以,角膜和巩膜构成了眼球的一层外膜。

②仔细观察脉络膜。前端延伸部分逐渐增厚成睫状体,再往前突然变薄成虹膜(观察时要求学生用手指抚摸,比较脉络膜、睫状体、虹膜的厚薄), 将眼球前半球,对着光亮处,观察虹膜中间的瞳孔,用解剖刀割取虹膜一小块,用镊子取下,平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镜观察环状平滑肌纤维和辐射状平滑肌纤维。

③用解剖剪将眼球壁的前半部,穿过角膜圆心,剪成两片,用放大镜观察,比较角膜与巩膜的切面厚薄。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比较脉络膜、睫状体、虹膜三者切面(脉络膜薄, 睫状体厚、虹膜薄)。

观察完毕,教师归纳眼球壁的构造,即外膜有巩膜和角膜组成,中膜有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包括瞳孔)组成,内膜有视网膜(包括盲点、黄斑) 组成。

  1. 观察眼球内容物
  1. 在剖开眼球时,流出的无色透明液体是房水。

  2. 观察玻璃体和晶状体,玻璃体为无色透明的粘稠物质,在玻璃体的中间有一双凸圆形的晶状体(无色透明)。

  3. 用放大镜观察晶状体四周有丝状的悬韧带。晶状体由悬韧带悬挂在环状的睫状体上。

观察结束,教师归纳说明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角膜,都是无色透明物,它们共同组成眼球的折光系统。

(五)物像形成实验

  1. 用放大镜代表晶状体的折射形成倒像物体光源(点燃蜡烛)的光线, 经过放大镜的折射作用,就在白纸板上形成倒像。为下面做晶状体折射形成倒像打下基础。

  2. 用晶状体的折射形成倒像 物体光源(点燃蜡烛)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晶状体可用镊子钳起来移近烛光)在屏(白纸板)上形成倒像,(屏表示视网膜)。

图 5-6 晶状体折射形成倒像

教师在学生实验完毕,归纳近视眼的原因,是由于眼球前后经长或晶状体的曲度大,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物体,即形成近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