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化学教学方法构成的“微型方式”看

为了对各种层次的化学教学方法清晰地进行分类,解析综合方法与基本方法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一种呈理论形态的化学教学方法体系是如何过渡到具体实现课时教学内容的“微观”操作上,在

第一节中我们曾提出“微型方法”的概念和化学教学方法的三级分类序列: 综合方法(Ⅰ)→基本方法→(Ⅱ)→微型方法(Ⅲ)

因此,一定的综合方法,可以分解成互相联系的若干种基本方法,但基本方法的实现,离不开更具体的微型方法。换言之,Ⅲ是Ⅰ、Ⅱ两级方法的更微观的组成要素。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微型”,不是就方法本身的范畴大小而论,而是体现在“链合”课时教学内容这一微观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上,它是与Ⅰ、Ⅱ两级方法的宏观背景相对而言的。在微型方法中,我们将更多地领略化学方法的魅力。

微型方法按其内容可分成化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两类,前者常见的有比较、分类、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类比、假说、模型化、概括化等,后者如识记、转述、设问、比喻、联想、列表等。依赖这些方法和技巧,使得教学过程按预定的要求顺利地进行。前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认为, 教学中的研究如同科学研究,通过布置研究性质的作业,能使学生获得创造性活动的经验。他曾列举过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法的一个实例:提供给学生3 种研碎的金属,其中之一是铜,再给 3 小瓶酸。请学生判断:(1)酸和金属能否反应?(2)反应的结果和条件是什么?为完成上述作业可以设计以下的微型方法:①领会问题(研究酸和金属的作用);②提出假说(有 3 种可能:反应,不反应,部分反应);③制定检验假说的计划(改变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并证实生成的气体是什么);④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铜与有的酸不起反应,而在加热时又能与另一些酸反应?)。①加涅(R.M.Gagné)等人给出了问题解决法中数据处理一项的微型方法是:收集,记录,排序,提炼, 配制,展开,解析,比较,扩充和推论。②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对综合方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实现讲授过程的许多细节都与化学方法有关。例如,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的讲法(如利用电离能数据推出电子亚层),比较异同的讲法(如分析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建立思想模型的讲法(理想气体分子运动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导出)等等,形式各异。类比是在问题解决法中常用的一种微型方法,它能引导学生沿着“没有逻辑的通道”,迅速灵活地找到解决陌生的化学问题的突破口,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知识,因而成为近几年出现的“化学信息题”的重要的思维方法, 有效地跨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而获得问题的解决(如从 C6H6 推知 B3N3H6 的性质和结构,从碳的两种同素异形体推知(BN)n 的两种变体的结构与性质,从水的自电离类推到液体 SO 的自电离等等)。①

实践证明,作为构成教学方法的微型方式,化学方法常常成为实现教学

① [苏]斯卡特金主编,赵维贤等译,中学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 243 页。

② 吴国庆摘译,问题解决法,化学教育,1989,6:25。

① 王祖浩著,类比思维与化学问题解决,化学教学,1996,6:24~25。

内容的主导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注意,同一种微型方法,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例如,讲授法中的类比虽能起到“以旧引新” 的作用,但更多地为增加生动性和便于理解的目的服务,而问题解决法中的类比则用来作出科学假说并予以证明。

总之,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看成若干种微型方法的有序组合,这种序列即构成特定教学内容下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化学方法正是体现了教学思路中最具学科特色的教学内涵。

从化学史的角度看,化学方法推动着化学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从化学教育的角度看,化学方法唤起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优化学生的科学思维结构,开拓化学教师的科学视野。因此,化学方法与教学方法的融合,必将促进化学教育观念的变革。已故的著名化学教育家陈耀亭教授在 80 年代中期曾尖锐地指出:“化学教学法的指导理论需要发展”,必须“结合化学特点发挥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①这是颇具启示的!在这一方面尚有许多工作可做,仍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的探索。

① 陈耀亭著,化学教育文集,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 年版,第 7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