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科层次的化学教学原则①

  1.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原则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原则,指的是教师必须组织和运用好各种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这里讲的“实验引导”,指的是在学生做实验、观察演示实验和投影实验、观看实验挂图和听教师讲述实验史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体可信的事实,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思维”往往与“实验引导”同步进行,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深入。同时,抓住实验中出现的典型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当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时,为什么烧杯内的阶梯形白铁皮支架上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启迪学生想到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的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事实)、“当少量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为什么不下沉,反而浮在水面上激烈反应并熔成小球?”(启迪学生联系钠的物理性质推断化学反应)、“硝酸铅固体加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氧气仅占 20%,但为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即可复燃?”(启迪学生想到另一种气体二氧化氮也能使木条复燃)。总之,引导学生从观察

① 王祖浩,化学学科教学策略的构思,教育研究,1996,9:73~74。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进行科学思维,有助于掌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

  1. 逐课强化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原则

逐课强化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原则,指的是教师应在着力于提高每课时教学效益的基础上,达到整体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们所定义的“逐课强化”,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准确把握好每课时知识、技能的形成和落实,延伸和拓展,及时的结构化;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渗透;分解难点和疑点以“各个击破”等等。实践表明,这种“涓涓滴水”最终汇成的力量不可低估,它着力于提高平时教学的质量,改变高考复习“重心”在高三的传统教法,学生学得轻松,运用自如,整体水平高。逐课强化不拘程式,许多优秀教师提供的经验和思路值得借鉴。例如,合理设计教学节奏,逐步加快学生复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速度,增大信息容量, 提高质疑和觖疑的水平;精心设计化学计算,将相对集中的内容改为逐课落实,力求分散难点,在定性为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随堂渗透计算,以计算带知识,以知识促技能;对新课知识作适度的引伸和拓展,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注重知识的及时迁移和定向迁移;在新课教学中不断揭示化学思维的具体要素和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使之成为学生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指导性策略。

  1. 归纳共性上分析特性相结合原则

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原则,指的是教师既要运用归纳的方法,研究不同物质之间共性的化学规律,又要不断揭示物质的特性,寻求反例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系统、完备的化学科学体系。

在化学教学中,归纳是“串联”事实性知识的非常有效的策略:抓住几个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物质,逐一分析它们的性质,从中找出这类物质的共性。如从盐酸、硫酸两种酸的性质入手获得酸的通性,从乙醛的组成和特性反应中概括出醛类有机物的通式、通性、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通过研究典型,归纳共性,使得无数复杂、离散的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有序。但是,隐藏在共性背后的特性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常见的学习障碍,因而不可等闲视之。如学习硫酸性质除掌握酸的通性外,必须研究浓硫酸的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三大特性;卤素的一些通性不能兼顾氟,必须强调氟单质及化合物的特性;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变化规律却反之。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处理好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1. 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原则

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原则,指的是教师必须处理好重视运用解题模式与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关系,既要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化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解题基本功,又要学会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境和信息灵活思维。

形式训练,离不开按“套路”讲例题的传统方式,在基础阶段尤其不可

缺少。例如化学计算种类繁多,但在初中时教给学生的“列已知、设未知、找关系、解方程”的基本格式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有助于强化解题的规范性和思维的有序性。又如,对一些复杂的化学问题,借助“差量法”、“守恒法”、“平均值法”等程式化的技巧予以简化,能提高解题的速度。但是, 平时教学如一味追求“程序”或“技巧”,不免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钝化”。“情境思维”是针对形式训练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所谓“情境”实质上是与问题“牵扯”在一起的种种背景信息。当问题情境涉及的知识或方法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落点”时,有的甚至是最新的化学发现或实验现象的原始记载,隐含的化学规律往往需要学生通过“现场自学”的方式去提炼,学生将无法从平时的形式化训练所积累的经验中找到解题的“支撑点”。因此,要求教师创设灵活、开放的化学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学会情境思维,较少地依赖熟悉的解题模式而通过阅读、组合、类比、联想等方式加工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

  1. 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原则

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原则,指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传授化学语言,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化学语言描述化学现象,概括化学规律,体现化学思想。

化学语言通常包括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前者又可分为实例符号

(元素符号、化学式、反应式等)、状态符号(固、液、气三态等)、结构符号(结构式、构象式、空间构型等)、条件符号(加热、光照等)、效应符号(放热、沉淀生成符号等);后者指各种化学物质、化学状态、化学反应、化学过程、化学操作、化学仪器等具体概念的名称、定义和原理的文字叙述。化学语言的形成,是化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特征,它既是交流化学信息的载体,又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方式逐步引入化学语言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阶段,多用生动、具体、浅显的自然语言和比喻、列举等通俗形式说明化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术语;先学会用文字表述化学反应,再逐渐过渡到符号组合。到高年级,化学概念、原理的叙述趋于简约、概括,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一类反应,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电子得失的方向及数目,用电极反应表示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等。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采用简约的化学语言概括化学过程将逐步成为化学学习的重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