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课程的结构模式

一、化学课程编制的原则

化学课程的编制不仅要处理好学科内容,还要融合学生生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内容。也就是说,化学课程编制(或设计)要从实质性结构和方法论结构两个维度来入手。

所谓“实质性结构”,即化学课题内容及其所涉及的范围。这些内容在

《化学课程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所谓“方法论结构”,即化学课程设计所遵循的研究与实践的程序。简要言之,化学课程编制要实行“调查研究—

—制订方案——编制课程和教材——进行教学试验——培训教师——评价试验结果——修订推广”等研究开发之路。

具体到选择化学课程内容或教材内容,美国学者塔巴(H.Taba)从学校在社会中的功能、社会的需求、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过程、及知识和学科的性质等方面提出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可供我们借鉴。这些标准是:①

  1. 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即所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先进的科学知识, 并能反映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即所选择的内容应该不脱离社会实际,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广度与深度的平衡,即所选择的知识在范围和深度上要配置合理, 使能达精选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目的;

  4. 适用于广泛的学习目标,即选择教学内容要强调多种目标和提供多种学习机会,既要有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关于科学态度、兴趣和思想品德培养的内容;

  5. 考虑学习的可能性和适应性,即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以学生现有的经验为起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桥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6. 适应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我国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对教材内容做出的规定,为我们审视化学课程内容提供了依据。这些规定是:①

  1. 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学科的教学目标;

  2. 符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在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编写不同风格、不同程度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要;

  3. 具有思想性。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① 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第 170~172 页。

① 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第 106 页。

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格、意志教育;

  1. 具有科学性。观点要正确,材料、数据要符合事实;

  2. 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根据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适当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3. 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出发,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注意结合基础知识、基本训练以及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