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化学课程改革的特征

现代化学课程改革是将教育目的(目标)与学科内容、社会和学生实际贯通一起进行整体研究的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在变革学术性课程的同时, 更强调化学与社会的联系,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强调课程内容应包括让学生认识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这是为学生普遍学习(必修)课程改革的趋向。

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出版的《学校化学教学》一书载文指出:“课程改革不仅要从新内容、新实验和新方法进课堂做起,而且要从培训教师、改善仪器、教具和测验,以及发展教育领导人的经验方面实施。”① “当前,在理科主要是强

① R.B.Ingle and A.M.Ranaweea,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schoolchemistry,teaching school chemistry,The Unesco Prese,1984,P.45~46。

调它的实践定向性。这已导致理科教育的新目标,即更强调科学是一种过程。而今日理科课程不仅仅是扩展智能的手段,而且是激励青少年相互和谐地协同工作的手段。”② 可以说,理科课程及教学应当更着重于处理问题的过程;应把重点放在着重于处理问题的方法方面,如观察、分类、提出假说和提出结论;还应将重点放在着重于探究的实验室和实地工作上。

结合当地需要和资源、环境等开发化学课程,并使用当地材料来实施理科课程也是一种趋向。

在实施程序方面,“课程设计循环”②是设计和革新课程的必由之路。即实行以下方略:

  1. 确定课程的目的 让学生学什么?

  2. 详细列出课程目标

  3. 选择课程内容

  4. 确定采用的教与学的方法 怎样使学习完成得最好?

  5. 详细列出评定的方法 怎样测量学生学习的程度?

  6. 对 1~5 项的再评价 学生学得如何?1~5 项

需要变动或改进吗?

显然,上述实施方略从形式看,是与“目标模式”的课程结构设计十分吻合的;若将其中的“确定课程的目的”项,向侧重过程目的倾斜,并采取先定过程后定内容的步法,实行上述课程设计循环将不会遇到观念不一致的困难。

② R.B.Ingle and A.M.Ranaweea,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schoolchemistry,teaching school chemistry,The Unesco Prese,1984,P.45~46。

② M.J.Frazer,Uptodate and precise l earnign objectives in chemistry,NewTrends in Chemistry Teaching,Vol.

Ⅸ,The Unesco Press,Paris,1975,P.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