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方法与教学方法的融合

化学方法是在对化学学科中共有的、通用的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对一般的自然科学方法的具体化和深化。数百年的化学发展史证实,人们除了具有丰富的化学知识(现象、事实和理论)外,必须掌握化学方法这一思维工具,如同织物中的经线和纬线,交织融合,两者缺一不可。许多重大的化学发现表明,化学方法作为揭示化学规律的中介手段, 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它不仅能为化学研究指明认识活动的程序,并使之规范化、形式化,同时启迪人们少走弯路,缩短科学发现的路径。门捷列夫创造性地运用分类法,找到了“元素特性和原子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元素周期律;薛定谔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的类比中导出了物质波的运动规律;鲍林神奇的“共振”假说阐明了许多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伍德沃德等人从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出发进行演绎,预言并合成了微生素 B12。众多的化学史实证明,伴随着化学研究的日趋深入,化学家所积累的丰富的方法论素材不断被发掘和提炼,上升到理论形态,成为推进化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性策略。

随着国际范围内以科学教育为内容的素质教育运动的兴起,科学方法和

科学态度的教育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在现实的化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落实大纲中早已列入的“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尚未达成共识。在教学论研究中,长期来习惯按教育学的模式去讨论教学方法,热衷于探索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较少考虑化学本学科的逻辑体系和思想方法对教学方法的影响,或仅在表层上做“渗透”文章,未能从深层次上去探求化学方法与教学方法的结合点。鉴于此,本节拟从两方面阐述化学方法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从中得出化学方法与教学方法融合的必然结论。